先秦儒道养心观之比较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8:06: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先秦儒道养心观之比较研究

作者:郑淑媛

来源:《中州学刊》2015年第02期

摘要:先秦儒道养心观努力的目标都是把心以及养心论证为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实,但二者在具体进路上分为德行与自然两条进路。先秦儒家主张德行的进路,把人文道德的初始心看成是一个自然事实,通过修养德行使被蒙蔽的初始心重新显现。先秦道家则把虚静自然之初始心看成一个自然存在的事实,通过虚静自然而使歪曲了的初始心重新显现。导致这两种进路的根本原因是二者所承继的文化传统不同,同时,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也决定了他们在养心观上的不同。

关键词:养心观;先秦儒道;德行与自然;进路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2-0117-05 一、先秦儒道养心观所要解决的共同目标

所谓养心,就是指立足于个体之心,探讨如何使个体之心合于天、道,从而重建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先秦儒道的养心观各自有自身的进路。先秦儒家以人文道德入手,而先秦道家以自然无为入手,走的分别是德行与自然两条进路。但是,他们努力的目标都是要把养心建立在唯一的自然事实基础之上,使之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性。 (一)心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存在

先秦儒家和道家都把心看成是一个与人体其他器官相关的器官,这就为养心确定了一个自然基础。同时,心作为自然的存在也具有天生的意味,它的出现和存在是不可置疑的自明前提。因而,这样的心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性。 1.把心与人体以及其他器官并联提及,彰显其自然性

郭店竹简有关儒家思想的简文中,就提及了类似的思想:“容色,目司也。声,耳司也。嗅,鼻司也。味。口司也。气,容司也。志,心司。”①“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②心的思虑功能同目、耳、鼻、口等器官的功能是一样的,并且心还制约着其他感官。孟子也把心和人体以及耳目之官相提并论,并指出心作为一官的作用是思虑:“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③荀子把心与目、耳等器官的作用并列起来加以说明,心具有情感、思虑等作用:“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④荀子同时认为心对五官具有统治权:“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子在讲心的时候也把心与目、耳等联系起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⑥庄子也把心与人体及其五官联系起来说明,同时也认为心可以知:“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目无所见,耳无所用,心无所知。”⑧

先秦儒道都把心与其他人体器官联系在一起进行解释,表明了他们对于心的自然性的强调。心与其他人体器官一样是人天生就有的,其功能也是天 收稿日期:2014-04-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儒道养心观两种进路比较研究”(13BZX04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研究”(L11BZX006)。

作者简介:郑淑媛,女,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锦州121000)。

生就有的,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实。

2.描述心的自我主宰的活动,指出心的活动的自然天生性

先秦儒家认为,心可以自作主宰,进行各种活动。孔子认为,心可以自由活动而不受到任何约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⑨孟子则引用了孔子的话说明:“操则存,舍则亡,岀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⑩荀子明确地表明了心的自主活动:“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 先秦道家认为,心也是自作主宰的。《庄子》中认为人心自作主宰,不可束缚:“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先秦儒道描述了难以把握的心的自主活动,表明了心的活动的自然天生性。心的自主活动是自然生成的,没有外在的力量可以左右、束缚它。 3.指出心与欲的密切关系,显现心的自然性

先秦儒道都认为心与欲关系密切。先秦儒家认为,心可以控制欲:“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养心就要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

先秦道家认为欲望可以乱人心:“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与接为构,日以心斗”,“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欲与自然身体密切相关,甚至欲的最主要的来源是人的自然身体的存在。因此,先秦儒道指出了欲与心的密切关系,也就彰显了心的自然性。 (二)养心是累积心理经验、修养自然之心的过程 1.通过共同的心理经验体验到自然之心

孟子认为自然之心天生具有道德的端绪:“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但是这种道德的端绪被各种欲望遮蔽。如何体验到被遮蔽的自然之心呢?孟子提出了普遍的心理经验。心同其他感官一样,每一个人所获得的经验具有共同性。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孺子将入井:“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子将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认为,“怵惕恻隐之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就像人有四体,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人通过共同心理经验感受到自己的道德人文之心,也就回归了自然之心。孟子由此得出了养心的普遍性、必然性结论。

先秦道家也有相似的看法,认为自然之心是虚静自然的,但由于受到扰乱而失去了其虚静自然的本性。先秦道家也力图从共同的心理经验来为养心找出一个普遍性的基础。按照先秦道家的观点,道是万物之母,但道不以主宰者自居,而是任万物自生自长。每个人的心作为万物之一,也由道而生,也如道一样自然而然,不起纷扰,是虚静自然之心。如何体验到虚静之心?先秦道家提出了通过每个人的自然而然、无为天生的共同心理经验来体验到普遍的虚静之心。“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顺天生之自然,不加人为,谨慎地守住这自然的本分,万物各得其所,虚静自然之心就呈现出来。虚静之心与道合一,获得了与道同样的普遍性。这样,先秦道家获得了养心的普遍性、必然性的结论。

2.控制过分欲望等具有偏好的心理经验,累积关于自然之心的共同心理经验

先秦儒道认为欲望是自然而然天生存在的,过分欲望则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满足过分欲望则是一种具有偏好的心理经验。这种具有偏好的心理经验阻碍了体验自然之心的共同心理经验。

荀子认为满足过分欲望的心理经验和其他心理经验相互遮蔽而成为心术之患,“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所以,先秦儒家认为需要通过控制过分欲望来恢复自然之心。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不是欲望寡少,而是减少满足过分欲望的心理经验,则体验自然之心的普遍经验就会累积。荀子则认为需要通过心的思虑作用,控制满足过分欲望的心理经验。“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这样,体验普遍的自然之心的心理经验才会累积,使自然之心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