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3:25: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①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②自知力充分(完整);③社会功能相对良好。其他特征还有:④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⑤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⑥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⑦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⑧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不符合神经症的一般共同特征的说法是60%~70%患者无人格障碍。
“神经症”的主要类型不包括强迫性意向。易性癖不是“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一、恐怖症(主要为3种类型: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二、焦虑症(2种类型: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 三、强迫性障碍
又称强迫症,临床上可分为强迫思维(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动作)两类(症状)。 关于强迫性思维,不正确的说法是强迫性意向。 强迫性行为不包括强迫性表象。
“强迫性行为”包括:①强迫性仪式动作;②强迫性洗涤;③强迫性询问。
四、躯体形式障碍
包括4个亚型:①躯体化障碍;②疑病症;③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④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关于躯体障碍,不正确的说法是有相应的器质性变化。
关于疑病症患者,不正确的说法是:①不相信他人解释;②只信任专家的解释;③各种检查的阴性结果方可消除疑虑。注:选择项①似乎有误。 五、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①易烦恼,易激惹;②多梦易醒;③入睡困难。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281)
一、急性应激障碍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受到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三、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指①在易感个性基础上、②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的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
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281)
一、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临床常见8种人格障碍。
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内向型人格。
关于冲突性人格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亦称攻击性人格障碍;②有阵发性情感爆发;③有明显冲动性行为。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二、性心理障碍(性变态,临床包括3种类型)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282)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有:①进食障碍;②睡眠障碍;③性功能障碍。
一、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不包括神经性消化不良。
二、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的类型有:①失眠症;②嗜睡症;③睡行症;④梦魇。
三、性功能障碍
第七单元 癔 症??????????????????????????????????????(283)
第 11 页 共 18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癔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
一、分离性障碍
癔症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癔症性情感爆发。
二、转换性障碍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284)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284)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教材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284)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 正确的说法是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认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①操作;②体验;③发展。 许又新综合考察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统计学标准。
通过观察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操作标准。
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作为评价指标,被称为发展标准。 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作为评价指标,被称为体验标准。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十个标准是由郭念锋提出来的。
(一)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为心理活动强度。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时有较持久的经受力。
衡量心理健康水平,从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来判断,被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叫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心理活动周期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为指标。
(四)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五)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易被周围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薄弱。 (六)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被称为心理自控力。
心理自控能力好的人,往往:①不过分拘谨;②不过分随便;③情感表达恰如其分;④行为自如,言语通畅。
(八)自信心: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被称为自信
(九)社会交往:个体与亲友、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叫社会交往能力。
(十)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做顺应性改变的能力,叫环境适应能力
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这种适应方式是消极适应。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287)
一、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
“心理正常”意味着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心理上“有病”与“没病”的问题的。
不正确的说法是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不健康不是病,不健康和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 个体是否患有心理疾病,咨询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都关心,但关心的动机和目的不同。
第 12 页 共 18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心理咨询工作关注来访者是否“有病”(精神疾病),是为了选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①心理健康的人;②心理不健康的人;③心理正常的人。
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如下的人而进行:①没有精神疾病的人;②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③心理健康的人。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心理正常 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正常 心理健康 含变态人格 心理问题 确诊的神经症 严重心理问题 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专栏4-2]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P288) 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的论述中,不包括病因。
心理冲突变形的特点包括:①涉及不重要的生活事件;②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③一般具有神经症性障碍。
心理冲突的两种类型 类型 特点1 特点2 特点3 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性质 充其量是心理生理障碍 常形 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 涉及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变形 与现实处境没什么联系 或涉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 评定项目 病程 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神经症性 1分 短程:<3个月 精神痛苦程度 轻度: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 社会功能 神经症的诊断和评定 2分 中程:3~12个月 3分 长程:>12个月 中度:靠别人或改变环境摆脱 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回避社交 总分≥6,神经症诊断成立 照常工作学习/交往轻微妨碍 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显著下降 总分诊断评定 总分=3,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总分=4~5,为可疑神经症 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
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关于健康心理活动,正确的陈述是:①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②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③它是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④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关于不健康心理活动,正确的陈述是:①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②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状态;③是那些偏离健康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④是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的心理活动。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290) 健康心理学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探索健康问题的学科。 健康心理学是被美国心理学会确认不久的新的分支学科。
工作领域大致有3个方面:①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②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
第 13 页 共 18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③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疾病控制的管理问题。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心身医学侧重研究的。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一般情况下,躯体疾病患者在住院时不大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是感到自己更独立自由。
躯体疾病患者一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①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②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③时间感觉发生变化;④精神偏离正常状态;⑤情绪低落。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诊疗过程中,许多医生只注意从生物学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
从心理学意义上看不妥的说法是查房时通常应先在病房检查病人,之后就地讨论患者的病情。
医院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包括:①医生诊治患者的躯体疾病;②医生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 医生如果出言不慎,可使一些有如下倾向的患者产生医源性心身疾病:①易受暗示;②歇斯底里;③神经官能症。
躯体疾病患者伴有谵妄症状时,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意识障碍会出现在疾病严重时。
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会出现在疾病迁延发展时。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294) 第一单元 概 述??????????????????????????????????????(294)
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不应当是升学就业时的困惑。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造成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有:
① 心理咨询活动从一开始就把精神病学中的“神经症”或“神经衰弱”的某些含混症状吸纳为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
② 对非精神病、非神经症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咨询心理学没有认真进行过界定; ③ 咨询心理学自身,由于理论观念分歧较大,所以咨询操作的着眼点也不统一。
一、用途
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包括:①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②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③咨询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④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进行职业培训。
分类目的还包括:⑤咨询方案的制定;⑥疗效的评估;⑦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不包括进行个体心理过程的研究和探索。
二、效度
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效度标尺时,不正确的指标是统计学效度
(一)症状学效度 (二)预测效度
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自然发展的预期”,包括:①心理不健康导致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②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③不良情绪和行为会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
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在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来自如下方面的支持:①亲朋好友;②援助机构;③社会福利。
(三)结构效度
按“结构效度”的理论,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①身体健康水平;②社会变迁;③人口学因素;④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299)
第 14 页 共 18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定义:“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来访者要被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的条件:①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②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③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④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不泛化)。
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不符合“心理障碍”涵义的说法是一般伴有人格障碍。 关于“心理问题”,正确的说法是:①由现实因素激发;②持续时间较短;③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④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
我们只要从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和反应是否泛化这四个维度出发,就可以区分和鉴别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不属于“心理问题”。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定义:“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界定的表述是:①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②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③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④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关于“严重心理问题”,不正确的说法是持续时间可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
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标准不包括确诊的神经症。 心理不健康的3种类型 分类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刺激性质 由现实因素激发 由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反应持续时间 持续1个月或间断持续2个月 反应强度 是否泛化 内心冲突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在理智控制之不泛化 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人格无明显异常 充分泛化 间断或不间断持初始情绪反应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续2个月~6个月 理性控制,有时伴有某一方面人格缺陷 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的早期阶段 [专栏4-3] 焦虑(P303) 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①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②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③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④焦虑推动着人格的发展。
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性神经症,不符合他对焦虑的分型的表述是心因性焦虑。
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神经症,他将焦虑分为几个类型:①道德性焦虑;②客体性焦虑;③神经性焦虑。
A.Lewis(1967)基于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如下特点:①焦虑情绪指向未来;②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③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④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
A.Lewis(1967)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不具有焦虑情绪是一种欣快的体验的特点。
我们把焦虑情绪稍加归并和简化后,焦虑症状主要包括:①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②精神运动性不安;③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介于急性焦虑反应与慢性焦虑神经症之间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形式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正确的说法是:①精神创伤是异乎寻常的,也就是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创伤性的;
第 15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