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荆州书》教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0:4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与韩荆州书》

清明节假期作业:

1、背诵《与韩荆州书》全文,能够默写,开学检测。 2、在作业本上自行默写《与韩荆州书》一遍。

3、阅读《禀父书》与《傅雷家书》,任选一篇写读后感。 开学周一交作业。 课堂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范读全文,纠正读音 2、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3、根据课下注释,让学生自行研读课文,并提出对文章理解方面的主要问题(发小纸条)。

4、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介绍唐代仕进的三种方式:科举、征辟(上对下)、举荐(下对上,以士人自行干谒为基础)

在古代,上书给有地位的人自荐,陈述自己对政事的见解,赠送自己的诗文,表现自己的才华,以求得高位者的赏识,进而被推荐给朝廷,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尤其是唐代,这是一代风气使然。自荐信,从常理说一般从两个方面着笔,一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敬仰、推崇,其次是介绍自己的才华。李白的这封信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落笔,敷衍成文的。

解释标题“书”的含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政治才能无从施展与不能见容于权贵等原因,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卒(一说溺水而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评价。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二、讲解课文

李白少有大志,对自己的学业文章也颇为自负。他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识,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与韩荆州书》就是李白在湖北一带游历时写给当地荆州长史韩朝宗的一封自荐信。

在古代,上书给有地位的人自荐,陈述自己对政事的见解,赠送自己的诗文,表现自己的才华,以求得高位者的赏识,进而被推荐给朝廷,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自荐信,从常理说一般从两个方面着笔,一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敬仰、推崇,其次是介绍自己的才华。李白的这封信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落笔,敷衍成文的。

第一段

问题:李白为何极力推崇韩朝宗,极力写其地位之高,声誉之隆?为何用天下士子的口来表达这种“现状”?

点拨:自荐信第1段,作者先推崇韩朝宗,极力写其地位之高,声誉之隆。而且借天下士子的话来表白自己对韩朝宗的仰慕,这样比直接写自己的敬仰显得曲致婉转,也显得更有力度。

盛赞推荐者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分不开的。 问题:作者为何以毛遂自比?

点拨:最后一句,以毛遂自比,点明自荐之意,字面委婉,内心自负。暗示自己并非泛泛之辈,的确是怀着高才大略趋于门下的。明为说毛遂,实际是说自己。

第二段

问题:李白介绍自己说明韩朝宗是否了解自己?

点拨:不见得了解自己。介绍自己,着重写自己的才华和影响,言外之意是因为我有此高才,所以才敢自荐,使韩朝宗对自己有一个好印象,为其向朝廷推荐奠定基础。文章多用整句推荐的目的。

第三段

问题:自荐是很敏感的问题,有求于人,免不得对别人有恭维之辞,所以一般的自荐信最容易犯拍马溜须、违心奉承,同时又不惜贬低自己的毛病。韩朝宗与李白的身份相差悬殊,李白做得怎样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的呢?

点拨:李白也不乏歌功颂德之辞,但歌颂的目的一是使对方对自己有个好印象,二是给对方打一个预防针,敦促他出于公心,秉公选拔人才,为自己争得一个平等对话的权利。

李白非但没有失去自己的人格尊严,反而以强烈的自信、高昂的情绪向韩荆州道出了才识广博、技艺超群,从而使自己“扬眉吐气、激昂青云”实现远大抱负的理想抱负。

李白平交王侯的事实还见《上李邕》

第四段

问题:第4段,进一步引古事,写今世,补充说明归附韩朝宗的原因。前者明写荐拔人才的高风由来已久,目的是什么?

实际上是进一步抬高韩朝宗的地位,使其不得不接待自己。 为什么又写韩朝宗推荐过的人才?

后者写韩朝宗礼贤下士的既有事实,表明自己的归附是正得其人,并非饥不择食的趋炎附势。

第五段

文章结尾,与前文之意略有转折,由自负转而自谦,这也符合自荐的一般心理——过于夸饰自己,有自傲之嫌,因此要把口气降下来,使人对自己有一个好印象。然而谈到具体要求,作者还是当仁不让,请求呈献著作并得到品题,实际上还是表明自己的自负并非虚妄之语。

整篇文字,写得气势非凡。一方面写出了李白才华满腹的自负,同时也能表明他对声名、仕途的热衷,对实现政治抱负的渴望。文章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贯通,非李白这样的圣手所不能为。当然,文章内容难免不实没,无论是写韩朝宗还是写自己,很多方面都有夸饰之嫌。“自己过于自负,关系还比较小;因求人赏识而过于称扬有权位的人,说严重些是阿谀奉承,就设计自己的品格了。”(张中行语)这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的。

《古文观止》评语:本是欲以文章求知于荆州,却先将荆州人品极为抬高,以见国士之出不偶,知己之遇当急。至于自述处,文气骚逸,词调豪雄,到底不作寒酸求乞态。自是青莲本色。

作业:推荐阅读李长之《李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