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精品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09: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当前,课改已进入深水区,回顾我们走过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我们都有一样的感受:我们只关注了教学内容与方式上的改革,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思维和技能训练。为了优化课堂结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数学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实际,经过大量实践,探索研究了 “五环四点”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五环”即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一是复习铺垫,情境导入;二是出示指导,学生自学;三是检测自学,展示交流;四是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五是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点”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基本点是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要贯穿于整堂课的五个环节中。

下面以我校教学模式为例谈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每节课的新知识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迁移“生长”的。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好复习内容,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导入新课要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导入新课。这里需要强调指出,随着年段的升高,创设的情境要更突出数学味,数学的东西多些。此环节以5分钟为宜。 二、出示指导,学生自学

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制定要注意五个明确和一个表述:一要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二要明确学习的目标,三要明确学法指导,四要明确学习的要求,五要明确学习的时间;自学指导的表述,要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这样,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自学新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出示自学指导后,一般找一名普通话好、声音比较洪亮的同学读出来,再让全体同学默读,让每位同学明白自学时要学什么,学会什么,怎么学。该环节时间一般以1分钟为宜。 学生自学,时间一般为5分钟。自学期间,教师原则上不辅导后进生,也不提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巡视并纠正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检测自学,展示交流

自学结束后,教师要出示检测题检测自学的情况,把自学结果让学生展示交流,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检测题的设计要紧扣自学指导,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度适中,适合中等学生,切忌只关注结果,忽视了过程。

出示检测题后,找3~4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完成,检测结束后让板演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板演同学讲述完后让有不同方法和思路的同学

再展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讲对的教师要给予肯定,不重复,但要根据预设和生成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巧妙追问,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讲的不清楚、不完整或有错误的让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此时教师更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多种思维碰撞中发现问题,比较对错,寻找错误的原因,总结出正确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多次展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他们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训练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该环节时间一般掌握在10分钟以内。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当堂训练是形成技能的“桥梁”。学生在展示与交流中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还要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才能真正形成技能。练习题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设计:一是基础练习;二是专项练习;三是提升练习。提升练习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主要是针对优等生,兼顾中等生,属于拔高的题,不要求每位同学都会做,但要鼓励大家尝试挑战,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挑战的勇气。

练习时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点很重要。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不等的题目,这样就会照顾到好、中、差生,避免出现好学生做完后闲等学困生的现象,有力保证了后进生吃了、中等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