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练习题1(六年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3:14: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阅读理解练习题(五) 名字

换一扇窗子 周丽梅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mèn mēn)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以)。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拉 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 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么 在老师的心目中 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ji?o jué)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震。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一扫而光: (2)名声大震: 3、在文章第六自然段中的方格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用波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5、小男孩先在窗户边看到( ),心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边看到了( ),他的心情( )。 6、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7、你喜欢文中的玛利亚老师吗?为什么?

书 杏林子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略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伤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的村子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的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订许多份书报杂志,也不断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日趋恶化: 饥不择食: 2、清洁溜溜在文中是指( ),“写书人的艰苦历程”在文中体现在( )。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把( )比作( )、( )。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 4、文章第3自然段详细的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A 以母亲到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 以母亲到处借书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C 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D 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5、文章结尾含义深刻,发挥你的才智从这段文字中提炼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6、写出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作者简介:刘侠,笔名为杏林子,1942年4月12(农历二月廿七)日至2003年2月8日。毕业院校 北投国小学。台湾登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 指可以动。 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 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8课。杏林子在62岁时,由于菲佣患有精神病而被击中头部,因抢救无效死亡。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