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事业单位高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考点逐个练习题4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7:1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3年山东省事业单位-高校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4

1、教师职业生活中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 )。C A.教师道德规范; C.教师道德原则;

B.教师道德他律; D.教师道德品质

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

B.师师关系; 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2、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D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

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

3、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C A.生生关系; C.师生关系;

4、“试想在教学中如果不能促成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这必然是以学科为本位教学的最大失职。”以上观点是针对下列哪种观点的有力反驳( )。B A.分家论; C.代替论;

B.自发论; D.以上都不是

5、一边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反而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这种情况反映了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B 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 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

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D.技术悲观主义

6、肯定技术具有相对的价值独立性,把技术看作是一种自主的、独立的力量的是( )。A A.技术决定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7、以下不属于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学服务的是( )。C A.委托培养; C.技术咨询;

B.推广教育;

D.举办技术创新人才培训

8、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 )。B A.重利轻义观; C.义利并重观;

B.重义轻利观; D.以上都不是

9、作为高校教师,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荣誉( )。D A.把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当作荣誉的前提和出发点;

C.正确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

B.划清虚荣心和荣誉感的界限; D.以上都是 B.自律性; D.排他性

B.道德实践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10、良心最显著的特征是( )。B A.他律性; C.内生性;

11、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其内容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C.道德品质不能成为区分和体现人格差别的标准和尺度;

D.个人主观努力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12、对教师道德情感选择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C A.教师道德选择既是理智指导下的选择,也是情感和情绪的选择;

B.情感是否与理智相适应,对道德行为过程有着极大的影响;

C.在理智胜过情感的情况下,往往使行为过程D.理智与情感结合得好,可以达到更有价值的偏离原定目的或预想结果; 结果

13、师德原则和规范作用能实现到何种程度取决于( )。C A.教师道德认识的正确性;

C.教师道德评价的能力和教师道德评价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B.教师道德情感的丰富性; D.教师道德意志的坚定性

14、有关公民道德的特点认识错误的是( )。A A.特殊性;

C.公民身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B.广泛性和平等性; D.实践性和适用性

B.公民道德契合一般教师的道德心理; D.公民道德是教师道德的决定性因素

15、师德教育首先应从公民道德谈起,其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D A.公民道德符合当前师德的实际情况; C.公民道德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16、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说法错误的是( )。C A.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

C.一个人有损社会和他人,依然具有社会价值;

B.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没有贡献,就没有价值;

D.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越小,价值就越小

B.洞察自然、社会、人生的能力;

D.平衡教师个体利益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能力

B.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要要求教师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D.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在创造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B.关于价值的学问; D.关于城邦政治的学问 B.客观性; D.精神性 B.卢梭; D.乌申斯基 B.梁启超;

17、教师应有的人格境界不包括( )。D A.自律的道德情操;

C.尊重学生的能力和关怀学生的情感;

18、下列有关教师人格中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认识错误的是( )。D A.人才的竞争使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C.创新精神是一种追求科学、勇于探索、永无止境的科学精神;

19、亚里士多德用“伦理学”一词来表述( )。C A.关于智慧的学问;

C.关于人生完美和幸福的学问;

20、黑格尔认为,“道德”相对于“伦理”的最大特点是( )。A A.主观性; C.物质性;

21、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性的智慧的思想家是( )。A A.洛克; C.第斯多惠;

22、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 )。B A.康有为;

C.蔡元培;

D.杨昌济

B.哲学是反思性、批判性思维方法,是研究我们思考所根据的理念;

D.文学主要以审美为手段,用语言来表达情感

23、对于人文知识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历史是了解我们所自来、我们的集体记忆; C.艺术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24、为了使学生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反思所谓“应试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推进( )。B A.通识教育; C.人文教育;

B.素质教育; D.实践教育

25、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 )。C A.价值观念单薄; C.角色意识淡化;

B.育人意识退化; D.敬业精神弱化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教育理论的发展

26、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B 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27、对于教师道德的教育功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指教师通过评价、激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良好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性人格,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与高尚的道德境界;

C.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

B.是在特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在调整人际伦理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的; D.教师既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又是道德教育的客体 B.公正; D.良心

28、被马克思称为“内向的愤怒”的是( )。A A.耻辱; C.荣誉;

29、处于道德品质形成的第一阶段的教师,其行为特点是( )。D A.能有意识地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价值;

C.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评判的能力;

B.个人的价值准则完全依附于社会价值体系; D.他们的行为是为了避免惩罚 B.正直与自制; D.权利与义务

B.是教师个体的一般个性心理特征; D.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30、不属于教师道德品质范畴的是( )。D A.忠诚与节操; C.勤奋与求实;

31、以下对教师道德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是教师个体的生理特征;

C.具体体现一定社会或教育集体的道德要求

中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

32、关于人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其自然需要引起的; C.人的行为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活动;

B.人不能将自己和环境区别开来;

D.人的行为是一种受高级意识支配但缺乏周

密的计划

B.动机论者认为行为动机是道德评价的根本;

35、动机这一教师道德评价依据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D A.动机和效果是人的行为的不可缺少的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