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建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8 4:39: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建设

作者:晏清

来源:《党政论坛》2017年第02期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 以来,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术界热议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话语的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把握互联网这一重要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建设,掌握“文化领导权”,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新环境特点 1.主体多元化

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逐渐被开发。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庞大的网民群体在互联网领域组成新的舆论空间。

从年龄上看,我国网民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10岁以下低龄群体和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的占比均有所提升。在受教育程度上,初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较大,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个体利益的自主性、排他性,导致利益主体异质化。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为这些利益主体提供了便捷的意见表达渠道,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弱约束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些用户主体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消费主义盛行

在商业竞争激烈、社会分层加剧的今天,娱乐呈现泛化趋势。这里,娱乐不是一种生存状态的真实,而只是一种叙事,一种泛滥于广告、报刊、电视等媒体上的话语方式。 娱乐的泛化现象是与消费文化盛行、符号品牌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求密不可分。要实现文化、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意义转移”,使商品符号化并成为某种文化意义的象征,广告成为文化意义从文化世界转移到商品的主要手段之一,使商品不断放弃旧的意义呈现新的意义。广告使商品成为代表某种文化含义的符号象征,并让消费者在商品和某种文化意义之间取得某种习惯性的联想,以至于一见到某种在广告中出现的商品,就联想到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广告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要在文化的意义秩序和商品的符号秩序中找到一致点和结合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娱乐的泛化和无处不在的商业广告正以更加强烈的态势发展,对人们的影响也更加广泛,在不同程度上解构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建设。 3.网络空间的认同危机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一种“流动空间”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在这种虚拟环境中创造的新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构建的“流动空间”弱化了城乡区域的内部行政边界、社会关系及政治制度的限制作用,带来空间分化与再结构化,引发人们对于意义的认知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影响了人们的认同状况,对传统的认同的建构要素形成挑战。在社会空间的认同中,不仅是那些认同的性质即“合法性认同、规划性认同或者是抗拒性认同”值得我们关注,认同类型本身的多样化、多元化也值得我们警醒。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不是由相互层叠、边界清晰的群体构成,而是由同时具有多角色、多参照标的个体组成。根据社会条件和历史情境,他们根据自身个体或集体的以往经历来选择参照和身份认同的不同形式。 多元化的认同本身包含着一种模糊性,其中也可能存在着一种对立性,所以在流动空间的作用下,个体发生认同危机的概率大大提升。

在互联网空间中,以青少年为主体、以网络流行语和“恶搞”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亚文化兴起。一方面,网络亚文化的主体用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表达自我,张扬个性,满足了个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调侃和吐槽,折射出网民颠覆经典、解构传统、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在复杂的网络文化中,网络群体以亚文化的社区相互结合,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和批判,带来价值判断的模糊与主流文化的退位,容易丧失普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对社会的担当,进而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困惑,这种困惑如果不及时消除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社会空间变化凸显关注人的精神状况的必要性,也使整合与改善人的精神状况具有现实迫切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网络社会中的认同危机的回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建设则有利于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有利于凝聚共识,推进网络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对此,需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建设的现实困境。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建设的现实困境 1.理论话语、大众话语的隔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級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也都具有意识,因而他们也会思维;既然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进行统治,并且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整个面貌,那么,不言而喻,他们在这个历史时代的一切领域中也会这样做,就是说,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也表明,主流理论话语的生产和分配应是以社会主导的核心价值观为支撑,着眼世界思想文化前沿,从而在概念、判断上,以及表述的方式风格,论证的过程、文本修辞上具有鲜明特点,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话语存在区别。

各门学科的专业化、技术化、细密化,国际交流的扩大,学术话语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这就是,学术话语是对社会变新的反思,也是按学理的逻辑来表达社会实践的思想成果,具有学术的涵盖能力。大众话语直接源于生活,蕴含着大众经验和智慧的丰厚积累,与日常生活和自身发展有关,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

理论话语的刻板化、学术话语的专业化、大众话语的多元性,对于同一件事,运用不同的概念系统却不一样,或者同一概念上背后不同的文化意指,使得三种话语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离。

2.主体对话语理解差异的障碍

在语言哲学中,“话语”(discourse)原指一个比喻句或命题更广泛的意义单位。但是在许多后现代哲学家那里,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学者福柯。他认为话语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活动,一种实践活动。历史文化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成的,他指出,对于话语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分析言语和会话时,使用话语来阐明支配特定场合的动力和规则,这构成了一种社会语言学;二是被作为一个一般的思考语言与人在语言中可能的主体地位的关系的对象,这构成了一种主体性语言学;三是用来构造意识形态理论,话语是政治的构成要素。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则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涉及话语及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集合名词,它并未预先假定存在于时空之中的任何单个东西。语言也意味着文化和哲学……每个讲话的人都有他自己的个人语言,也就是他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觉方式。” 即不管是作为哪种形式的话语,都体现出人的主体性,在去中心化、交互性、开放性的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主体性的体现将更为突出。而个体主体性的张扬将使得个体的差异性凸显,如我国网民数量巨大,他们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不同,将导致他们对同一事件、对同一种话语的理解和看法大不相同。

同时,由于我们的宣传工作也存在简单化模式化的顽疾,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方式。美国唐纳森·戴维森在其语言哲学理论中指出,在语言的理解过程中,存在着“说话者”(即思想发出者)、“解释者”(即思想接受者)及“解释方法”三大要素。正是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使得在说话者认为一个句子为真时,这个解释方法才把这个句子算作是真的。没有一种简单的理论可以把说话者和解释者置于完全的一致。 因此,宣传者和被宣传者之间的差异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一大障碍。 3.网络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