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6:19: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聚集度低。十一五期间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矿产精深加工、精细化工、轻工电子制造。但三个产业都未有形成产业聚集,特别是具有发展优势的矿产精深加工企业区内不及区外多,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园区缺乏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4)园区政策要求提高。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园区发展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国土、环保等政策将越来越紧缩,开发区的用地矛盾、环境资源矛盾将日益突出,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支撑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园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将越来越大。
(5)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周边市县园区发展来看,各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竞争态势激烈,开发区面临“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特别是从2010年起省、市对省级开发区的量化考核,给各级开发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不抓住政策、资金、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机遇加快发展,则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6)园区发展基础薄弱。受交通条件及园区发展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区发展基础薄弱,园区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落后,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聚集度低。加上所辖的三江口工业园1.7平方公里已基本开发完毕,三星工业园又还未经省政府正式审批,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这些因素势必将给开发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4园区产业发展战略
为贯彻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湘发[2009]4号),结合查阅、研究《汝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汝城工业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汝城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以及对汝城经济开发区
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深入访谈和汝城经开区优劣势的分析,对汝城经开区发展战略(2010—2015、2020)的理解如下: 4.2.1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先行先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基础开发与项目建设并重,引进规模企业与发展专业园区并重,速度与效益并重”,切实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抓住大机遇,制定大规划,抓好大开发,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全面实施基础先行、产业调整、规模发展三个战略。使开发区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工业新城区,打造成为省级重点示范园区。
1、基础先行战略。紧紧抓住先行先试、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切实抓好园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配套上超前规划、超前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在土地利用上采取征转分离,加速土地储备,降低土地的使用成本,促进快速开发。
2、规模发展战略。目前,开发区辖三江口、三星两个工业园区,总规划建设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三江口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7平方公里已基本完成开发。按照“一区多园”建设思路,“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不断扩大园区发展规模。在现有三江口工业园1.7平方公里、三星工业园4.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的基础上,再扩大6.7平方公里(白泉工业小区0.5平方公里、农产品加工园0.5平方公里纳入三星工业园,新增园艺场工业园2.7平方公里、土桥工业园3平方公里为开发区的项目区),形成“一区四园”格局,总规划面积达13.2平方公里。同时力推产业园、园中园
开发模式,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开放的先行区、创新的试验区、产业的聚集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区。
3、产业调整战略。根据开发区实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稳住和完善现有规模工业企业的基础上,致力发展那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或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突出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商贸业的发展,注重引导宾馆酒店、房地产等三产业发展,实现以工促贸、工贸结合、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 4.2.2发展思路
按照 “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实施基础先行、产业调整、规模发展三个战略。
1、基础先行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是促进园区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是增强园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的根本保证。为此,我区将紧紧抓住厦蓉、深湘两条高速将相继建成通车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承接产业转移等政策优势,用2年和时间切实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园区基础条件,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十二五”期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超前规划、超前建设,重点抓好园区路网建设、供电线路、供水工程、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场、标准厂房、职工住房、征地拆迁安臵、广电通信及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抓好星级宾馆、购物超市、物流服务中心等商贸设施建设,抓好招商服务大楼、园区环卫设施、城市照明设施、园区休闲广场、公园、学校、银行、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具体见项目附表)
2、产业调整战略。产业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园区的发展要有一定的产业做支撑。按照明确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引进核心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结合我区实际,在充分利用我区资源、区位优势,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培育、壮大矿产精深加工、
精细化工、食品药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的70%以上。一是对原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园区现有企业,升级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突出园区主导产业。二是加快园区主导产业聚集。根据园区产业定位,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力度促进园区主导产业聚集。特别是要加快我县传统的矿产加工产业向园区聚集,通过国土、环保、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促使区外矿产加工企业向区内聚集,原则上不得在园区外审批适宜在园区发展的产业项目,形成园区产业优势。三是拓展园区产业链条。支持和鼓励企业瞄准产品价值链高端,整合资源,引进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开发占据产业发展前沿的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提升园区产业层次,打造园区产业和产品品牌。四是发展园区配套产业。在突出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商贸业的发展,注重引导宾馆酒店、房地产、大型购物超市、园区物流服务中心、职业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以工促贸、工贸结合、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具体见项目附表)
3、规模发展战略。目前汝城经济开发规划范围内1.7平方公里已基本完成开发,要加快园区发展,做大做强园区产业,需进行扩区和区位调整。按照“湘发?2009?4号文件”精神,抢抓本轮扩区的有利时机,科学确定扩规面积和范围,合理拓展发展空间,是确保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我县资源、环境、生态有效保护和集中治理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我区拟“一区四园”格局规划,总规划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其中三江口工业园1.7平方公里不再新上工业项目;三星工业园拟规划建设面积10.7平方公里,为汝城经济开发区主项目区;规划土桥工业园3.8平方公里、园艺场工业园3平方公里为开发区的拓展区。其中三星工业园布局为一、二、三类工业区和生活服务区,一类工业区占地4000亩,主导产业定位为食
品药品加工;二类工业区占地4800亩,主导产业定位为精细化工;三类工业区占地7250亩,主导产业定位为矿产精深加工。 4.2.3产业定位
4.2.4战略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完成三星工业园10.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培育壮大矿产精深加工、精细化工、食品药品加工三大产业。使三星工业园成为集研发、工贸、商务、物流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园区。
逐步开发园艺场、土桥工业园区,打造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即三江口、三星、园艺场、土桥四个工业园区),开发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3.2平方公里,直接就业人数达到4万人。并在规模、功能和效益方面,力争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省级开发区之一。经济发展目标: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按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分别达到60亿元、5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按年均45%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达到41亿元;实现税收按年均3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达到1.8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2011年-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累计5.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