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松鼠》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35: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0.松鼠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特点

2.会有条理地观察和介绍小动物。

3.通过比较阅读,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4.学习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5.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在第9课,大家掌握的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是学生回答。 新课 什么?(板书:抓要点 明方法 品语言) 作者向我们介绍有关鲸的哪些方面?(板书:外形 进化 种类 生活习性)今天让我们随着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丰再来结识一位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朋友──《松鼠》(课件出示松鼠图片。) 二、抓住要点 1.预习了课文,小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大家浏览课文,课文中有一个概括了松鼠特点的句子,你能找到吗?你能用词语来概括松鼠的特点?(漂亮、驯良、乖巧)这一句话放在文章的最开头,作用是什么? 2.那么围绕着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松鼠的那几个方面呢?让我们读一读下列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写的是松鼠的哪一方面。 矫健 轻快 敏捷 机警 玲珑 帽缨 杏仁 榛子 榉实 橡栗 晴朗 追逐 歇凉 奔跑 玩耍 横渡 当作 帆 舵 蛰伏不动 警觉 触动 苔藓 宽敞 坚实 狭窄 勉强 圆锥形 胎生 梳理 光光溜溜 干干净净 (教师适时板书) 3.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说说和松鼠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吗? 4.根据板书,请你说说《松鼠》这一课和《鲸》这一课的相同点是什么?(介绍动物一定要介绍清楚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学生浏览课文,回答 学生朗读,回答。 学生根据板书归纳、比较、回答。 训练学生抓住要点、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本课谋篇布局的特点。 加强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找相同点,并明确介绍动物的说明文应该介绍些什么方面。 设计意图 复习学习方法,开启新课的学习。 三、品味语言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松鼠的外形,齐读: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2.鲸的外形又是怎样的?让我们齐读: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小组合作学习: 同样写外形,两个作者的写法又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进入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主题:《鲸》和《松鼠》在介绍外形是的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习策略: (1)小组成员讨论完成表格。 (2)小组长根据同学的讨论填写要点。 (3)小组可以派代表回答,也可以分工汇报。 篇目 外形特点 写作方法的不同之处 《鲸》 《松鼠》 3.教师总结: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了《鲸》的语言平实精炼,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它属于平实性说明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 学生朗读。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找不同点,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五、拓展阅读 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就像《松鼠》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用拟人、比喻让一只栩 栩如生的松鼠跃然纸上,这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4.在松鼠这一课,还有不少这样生动活泼的描写 性说明,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和同学交流交流,温馨提示:可以抓这些句子中 的词语,还可以分析修辞方法,也可以品悟蕴含 其中的思想感情感等。 预设: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 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 后把苔藓压紧,踏平:使那建筑足够宽敞,足够 坚实。 (1)体会“先……再……然后”的写作顺序: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小松鼠做事情有先有 后,不慌不乱,他们真的很聪明。 (2)体会“搬、放、找、铺、压、踏”等动词的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准确用法: 喜欢的句子,进行批这些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小松鼠搭窝时灵巧地注,准备发言。 寻找到小树枝,捧着搬到事先选择好的老树杈中 间,然后还选择干燥的毛茸茸的苔藓铺在上面, 当松软的被子,还会翘着大尾巴,转着身体,跺 一跺,踩一踩,踏一踏,把窝搭得那样结实,那学生交流 样温暖。它们多么乖巧,多么讨人喜欢哪! (3)动词的准确描写: 躲:写出了松鼠行动敏捷,十分机警,动作迅速。 连蹦带跳:写出了松鼠十分机灵,在树枝间飞快地跳动,会躲蔽,会隐藏,速度非常快。 逃:写出了松鼠的安全防护意识强,警觉性高。 跳、叫、追逐嬉戏:写出了松鼠玩耍时活动自如,身轻如燕,虽然老树枝杈纵横,却也能当松鼠的跷跷板,他们你追我赶,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交流着,欢笑着,十分快乐,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跳的无影无踪了,只有树叶在晃动。 1.布丰不愧为和自然界一样伟大的天才,他为我 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动物的大门,自然界的动物种 类众多,它们的生活习性也丰富多彩,让我们一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赏析能力。 加深学生对文艺性说明文这一文体的认识,并起来看看这篇《动物的化学武器》。 2.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拥有化学武器呢? 拥有“化学武器”的动物有(炮虫)、(银蕊虫)、(“布拉西努斯” )、(黄鼠狼)、(白鼬)、(灵猫)、(臭鼬)等。 3. 动物的化学武器有什么作用呢? A、用来自卫 B、用来捕获猎物 C、向同伴发出危险或者求救信号 D、有的用来自卫,有的用于捕获猎物 4.文中动物的化学武器分别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正确吗? A、炮虫的“化学炮弹”的作用原理与现代的毒气弹、窒息炸弹、火焰喷射器和火箭十分相似。 B、一种叫做气步甲的炮虫,是利用肌肉收缩来发射“炮弹”的。 C、黄鼠狼的“化学武器”发射口在嘴部,而炮虫的发射口是尾部。 5.下面有两段来自文中的句子,你能读出味来吗?你觉得这篇文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还是平实性说明文?请举例说明。 4.你更喜欢哪一种类型的说明文?为什么? 六.推荐阅读 学生回答 运用方法赏析语言。 1. 其实这篇课文是告诉我们在课外阅读时,可以 根据不同的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比如,你想 精确地知道某种动物的习性,就可以去看科普性 的说明文,如《鲸》这类风格的文章;如果你想 轻松地了解一类动物的特性,那么你就应该选择 这种充满趣味和情感的文艺性说明文来读, 2.达尔文说:关心动物是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标推荐好书。 志,大家有什么关于介绍动物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吗?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面。 2.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关于,希望大家在阅读是去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并能关注动物、平等地对待我们的动物。。 七、布置作 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500字左右。 学生先通过查找资迁移方法至料了解自己喜欢的课外、写作。 小动物,然后再写。 《松鼠》反思

课文简析

《松鼠》是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编者意图之我见

在学习了《鲸》之后再来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编者是要学生知道,说明一样东西,可以有很多方法。你既可以很朴实。很客观、很准确、很严谨的语言说明它,你也可以充满感情地去描述它,可以在介绍的过程中把你的情绪带进去感染大家。

编者这样安排,还有一个隐藏的信息,那就是告诉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比如,你想精确地知道某种动物的习性,就可以去看科普性的说明文,如《鲸》这类风格的文章;如果你想轻松地了解一类动物的特性,,你就可以选择《昆虫记》、《西顿动物记》等,这种文艺性的说明读过之后,可能不会让人对动物的特性留下很有条理性的印象,但读起来很有趣味,也更容易加深对动物的情感。阅读目的不一样,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来读,这也是学完这一单元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起到的指导作用。

怎么教

我觉得文艺性说明有三个特点:一是它的知识性,它一定要介绍科学知识、自然知识、生活知识等;第二是它的文学性,比一般的说明文,它更有文采;第三是它的情感性,《鲸》是很冷静、很客观、纯粹地介绍知识,而文艺性说明文一定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在介绍,这也是文艺性说明文和一般性说明文的最大区别。

那么,文艺性说明文该怎么教呢?怎样与《鲸》一课的学习在方法和内容上进行贯通呢?我继续沿用《鲸》一课所构建的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抓要点,明方法,品语言,本课重点放在了品语言的这一学习环节,通过与鲸的对比阅读,明确常识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各自的语言特点,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对于文艺性说文明文的语言风格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推荐相关读物,引领学生到达更广阔的动物世界,了解动物,关心动物,从而能平等地对待动物。具体操作是: 1.抓要点(教知识)

考虑到这是略读课文,学生在《鲸》一课已经训练了概括知识点,所以将这一板块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