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019年精选作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2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呈现出多种类型。采用修订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771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六种亲社会行为的排列顺序为:利他、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公开。这些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总体与大五人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也存在具体类型与不同人格特质的相关。在回归分析中,大五人格中除神经质因子外均是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丛文君,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安徽淮北 235000) 近二三十年来,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术争论颇多的一个研究领域,其中争论最多的是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内容。有学者把亲社会行为简单地定义为“旨在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常常包括分享、安慰他人、提供帮助、捐赠钱物、志愿者行为或合作等。也有学者将这个定义进一步扩展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但是,亲社会行为本身是在行为层面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其背后隐含着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目的、动机、情绪、人格等,对这些心理现象的探索导致一些社会心理学对亲社会行为做了进一步的分类研究。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卡罗(G.Carlo)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区分出6种

亲社会行为倾向,分别是:利他的、紧急的、情绪的、公开的、匿名的和依从的。此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和助人行为(hel pjng behavior)也属于亲社会行为的范畴,但其内涵却存在差异。艾森伯格(Eisenberg)等人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把利他行为界定为:在渴望使他人受益的内部动力推动下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常常不计报酬,有时甚至需要付出个人的某些牺牲。助人行为是一种“帮助他人幸福的行为”,但其内涵却隐含着渴望得到受助者的回报。另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也存在颇多争论,模仿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过去的助人行为受到强化所致;移情假设理论认为,个体对受助者的移情关怀是导致助人行为的根本原因;社会规范理论则认为,助人行为主要取决于社会是否有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 近20多年来,卡罗对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做了长期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亲社会行为受家庭、社会背景、个体的认知、情感、人格以及直接的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会倾向于做出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还有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例如,开朗、外向的性格与较强的亲社会行为有关,而焦虑、神经过敏与弱亲社会行为相关。其实,特质论者都比较认同个体的行为与其具有的某些特质相关,但限于特质论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对哪些个体特质与亲社会行为有关,以及特质影响力的大小等问题,仍有很多争论和不同意见,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

近年来,随着“大五人格”理论的盛行,我国学者也在积极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学者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应为“大七人格”的观点。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生进行的,针对大学生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还不多。因此,研究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这些重要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此类研究做出有益的补充。本研究采用大五人格量表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结论。 一、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以淮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大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1份。其中男生317名(41.1%),女生454名(58.9%)。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学生分别为:218名,231名,134名,188名。 (二)工具

本研究采用《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进行测量。《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是卡罗编制的5点自陈量表,笔者通过电子邮件与卡罗教授联系,获得他的版权允许和大力支持。考虑到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采用Cmnbachα系数检验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经过初步的信度检测,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5,各分量表的α系数为:公开的亲社会行为0.75,匿名的亲社会行为0.83,利他的亲社会行为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