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26: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结果,社会环境是人的心理的最主要的源泉。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是否得到良好的心理发展,客观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都应该为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实施正确的引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中的负面效应也会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应该指出,目前我国单亲家庭的数目正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处于这种家庭中的孩子,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心理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偏差,前几年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离婚对离婚夫妇的心理和行为,特别是对离婚家庭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如认知发展、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精神的异常和心理变态。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现在离婚是如此的普遍,那么离婚家庭的儿童肯定是不在少数,这样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的心理发展虽早已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还会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帮助和引导,更应立足于现阶段、

本地区的基础上。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父母离异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探讨他们的心理特点,看看是否与完整家庭的中学生心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是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从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们的学校心理教育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从广州及珠海、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的八所中学初中部抽出离异家庭学生246名,并在其对应的班级中随机抽出32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根据MHT中测谎量表的检验,得分成绩可信的学生545名,其中离异家庭学生233名,完整家庭学生312名,男生258名,女生287名。

(二)方法。1)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部成等主修的MHT为调查材料。调查单亲家庭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八个方面的特点及其与完整家庭学生之间的差异。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学生仔细阅读测试的指导语,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学生完成问卷约需时20~30分钟。3)全部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统计发现,在所有的被试中,MHT总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包括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共6名,其中有4名学生来自完整家庭,2名学生来自离异家庭。尽管MHT得高分(分数越高,

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的学生在少数,这也不能否认学生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的。通过对MHT量表的八个分量表的分别比较分析发现:按各分量表得高分(8分以上)人数多少排序,居首位的是学习焦虑,其次分别为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由数据可知,学习问题是初中生最为关注的事情,在各种压力下,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分数。但总的来说,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学生各方面的心理困扰程度差异不是很大。

(二)用独立样本T检验(0.05的水平)来检验离异家庭学生和完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在MHT总分上还是各内容分数上,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学生均无显著差异,但也不能排除没有差异,因为从“平均数差异”一栏中可知,除了恐怖倾向这一内容之外,离异家庭学生在其他七分量表的平均分以及MHT总分平均分均略高于完整家庭学生,数值虽小,但也不能不引起重视。

(三)用独立样本T检验(0.05的水平)来检验离异家庭学生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在离异家庭中,男女生在孤独倾向方面和恐怖方面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是,离异家庭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孤独、抑郁,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而离异家庭女生则比男生对某些事物,如黑暗等有更严重的恐惧感,这与社会现实――女性比男性更为胆小是比较符合的。另外,从“平均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