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联考--地理试卷-2018.4.25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6:13: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联考--地理试卷 ( 制作人:天津市塘沽紫云中学刘海龙)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片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读某地理实践考察小组绘制的地陷(天坑)形成示意简图(图 1)及我国某区域该种特色地貌景观图(图 2) ,回答 1~3 题。

1. 根据图 1 推断,地陷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过度放牧 B.断裂错动 C.流水溶蚀 D.风力沉积 高三地理一模卷 第 1 页(共 8 页)

2.体验地陷(天坑)的神奇,主要应该注重

①了解特点 ②身临其境 ③把握时机 ④俯仰结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该地貌发育典型地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 A.水源缺乏 B.土壤贫瘠 C.耕地稀缺 D.热量不足 2017 年底,《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按照规划,到 2020

年,将基本实现北京、天津、石家庄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北京、天津、保定0.5~1小时交通圈。许多人的“双城记”得以实现。据此回答 4~5 题。 4.我国城际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得益于

①先进的技术 ②平坦的地形 ③客流的需求 ④陆运的衰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 “双城记”的模式

A.解决了老龄问题 B.利于产业的调整 C.加剧了交通拥堵 D.影响了环境质量 读下图,回答 6~7 题。 6.对图中信息的正确判断是

A.每千人出生人数始终高于每千人死亡人数 B.每千人死亡人数比每千人出生人数下降的早 C.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一直在缓慢增加 D.改革开放后,每千人死亡人数持续降低

7.截止到 2020 年前后,三种数据变化的趋势是

A.每千人死亡人数可能下降 B.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稳定不变 C.每千人出生人数继续下降 D.每千人死亡人数可能增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 。2018 年 1 月 31 日晚,天文爱好者等待已久的“超级蓝月+月全食”奇观现身天幕。据此并读图回答 8~9 题。

图4当天月全食各阶段时刻(北京时间)示意图 图5天津市区拍摄月全食过程(计算机合成图)

8. 从当天月全食迎来“复圆”时刻算起,再经过___小时,全球才能同为____(日期) A.约1小时 2月1日 B.约19小时 1月31日 C.约3小时 1月31日 D.约21小时 2 月1日

9. 某天文爱好小组绘制了月全食发生当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 图,最接近实际的是

伦敦(52°N,0°) 天津(39°N,117°E) 新加坡(1°N,104°E) 昆仑站(80°S,77°E)

A. 伦敦 B. 天津 C. 新加坡 D. 昆仑站 读下图,回答 10~11 题。

10.2018 年初河北省永清县地震,天津市有震感但无重大损失,主要原因是

A.烈度大 B.震级小 C.震中远 D.岩性硬

11.地震预报目前是世界难题,但分布有某些规律,主要发生在

A.海陆交界 B.洲界附近C.岛屿周围 D.板块边界

12.黄河水少沙多。近70%的河川径流量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被称为黄河的产水区。

黄河流域示意图 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早期文化遗址分布图

(1)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黄河自源头至兰州河段成为产水区的原因。(8分)

(2)黄河流域考古发现,与干流相'比,黄河流域早期文化遗址多分布于支流。请简要说明原因。(6分)

黄河流域内有西宁-兰州区、内蒙古河套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及下游地区等10个矿产资源集中区。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6分)

①黄河流域矿产资源的开发是如何促进所在区域工业化发展的? ②黄河流域矿产资源的开发是如何促进所在区域城镇化发展的? 你选择作答的是问题:

13.(1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世界部分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完全依靠天然降水。收成很不稳定。 (1)请比较图示地区国、国两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2)请依据图中相关信息分析雨育农业区的农业生产在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的劣势,完成下列表格(6分) 分析项目 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 属于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偏大 图中相关信息 劣势条件分析 地形坡度较大 冬季热量条件较差 14.(20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请描述图中虚线框内区域的地势及地形分布特征,并分别据图说明判断依据。 (8 分) 地势特征:

判断依据:

地形分布特征:

判断依据:

(2)分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环境对发展地面交通的不利影响。 (6 分)

西藏,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也一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而藏族文化因其神秘、古老、绚丽多姿,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艺术宝藏中令人眩目的一支。

(3)甲地区政府应如何利用“藏族文化”的特色及其影响力发展旅游业?(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