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9:16: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府。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负责监督每一个人的生活。牧师为神职人员,负责解释圣经,施行圣礼。教师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宣教事业和讲授圣经。执事主管慈善机构,负责救济和医疗工作。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负责监督圣徒的宗教生活和审理宗教案件。政府的最高机构是大议会和小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教会机构与政府机构虽有分工,但实际上二者已结合成一体,不仅人员交叉,而且职责也难以划分。日内瓦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神权共和国

《乌托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杰作。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乌托邦”。乌托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一切人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保证得到一切必需品。实行民主政治,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为人民利益工作。国家元首也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全体居民讨论决定。这种社会结构的优点可以使居民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莫尔同情劳动群众,在书中批判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在思想史上第一次设想了共产主义蓝图。但莫尔没有指出实现这种理想的社会阶级力量和现实的途径。《乌托邦》一书对后人影响较大,“乌托邦”一词也就成了空想的代名词。

英国国教会

即英国国教。英国通过宗教改革而创立的新教会。它把天主教的拯救灵魂的教义与路德新教的信仰得救的教义结合起来。解除罗马教廷对英国教会的控制,确立英国国王在教会的最高首脑地位,教会则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用英语作礼拜,教区以行政区划确定。但主要教义与天主教没有重大区别,主教职位和豪华的宗教仪式仍被保留

三十九项信条

英国国教会的教义。1563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亲自审定批准了议会提交的“三十九信条”,用拉丁文和英文公布,其中抽去了有关圣餐的第二十九条;1571年才将此条公布。信条略微接近加尔文教,如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否定赎罪券和圣像崇拜等。重新确立君主对宗教的绝对统治权,恢复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仍保留着天主教的主教制和天主教的许多仪式。

血腥的玛丽

英国女王玛丽。英王亨利八世之女。1553年即位后,恢复天主教,因残酷迫害宗教改革家,烧死新教徒达300多人,而获此称谓。1554年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并卷入西班牙对法国的战争,战败后,使英国丧失了法国北部的加来港。玛丽的宗教和外交政策遭到国内的强烈反对。

特兰托宗教会议

1545—1565年间天主教在意大利的特兰托举行的宗教会议。历时十八年之久,时断时续。目的是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维护天主教的地位。为打击破坏新教

活动而组成的耶稣会,在会上活动频繁,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有:

重申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宣布所有新教徒为异端;天主教会的教条和仪式是不可更改的天条,必须严格遵守;教皇是教会的最高权威,位于所有宗教会议之上;初次开列“禁书目录”,禁止教徒阅读;创办神学院,加强对神甫严格正规的培训等。

耶稣会

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创建

于巴黎,1540年获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批准。该会旨在重振罗马教会,维护教皇的权威。会长由选举产生,对各地耶稣会有绝对统治权,故有“黑衣教皇”之称。会内有严格的纪律,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和教皇,立绝财、绝色、绝意三誓愿。

深入社会各个领域,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为天主教服务。

16世纪以后耶稣会的活动扩展到亚、非、美洲。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来中国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抹下浓重的一笔。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葡、法、西等国曾先后取缔耶稣会,后又得到恢复,并发展为天主教最大的修会。

卡托?坎布累齐和约

1494—1559年间,法国和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为争夺在意大利的势力范围进行了65年的战争。法军曾一度占有优势,但最后在圣康坦和格拉沃利纳战败。1559年法国在境内的卡托?坎布累齐分别与英国和西班牙签订两个和约,总称卡托?坎布累齐和约。法国依约放弃它自1552年起占领的意大利土地,但保留都灵等5个要塞以及凡尔登等3个主教管辖区。西班牙取代了法国在意大利的势力。

意大利战争

1494—1559年法国与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争夺意大利统治权的战争。法国政府为掠夺土地和财富,并巩固在地中海的贸易地位,发动了侵略意大利的战争。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为得到富庶的意大利,对法国进行了武力干涉,因此意大利便成了主要战场。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率军侵入意大利,但又被西班牙打败。1526年法国被迫签订和约,放弃对意大利的领土要求,但不久后毁约,双方再战,直到1559年法国与西班牙签订《卡托?坎布累齐和约》,法国放弃在意大利所占领的大部领土,西班牙如愿以偿,意大利战争结束。战争使意大利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法国的专制王权被削弱,大贵族乘机作乱,又导致了30余年的胡格诺战争。

胡格诺战争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

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战争自1562年起分为三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南特敕令

1598年4月13日,法王亨利四世为彻底平息宗教纷争,安定国内秩序,在南特城颁布的一项敕令。是胡格诺战争结束后天主教集团和胡格诺派缔结的妥协性和约。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承认胡格诺派教徒享有信仰自由。允许他们在除巴黎以外的许多地方举行礼拜仪式;胡格诺教徒享有担任官职的权利,有权召集自己宗教会议和政治集会。敕令附有一项秘密条款,即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约二百个设防城堡,时限8年。南特敕令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的条例。但南特敕令遭到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激烈反对。1685年被法王路易十四完全废除。

圈地运动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以英国为典型,自15世纪末叶开始,历300余年。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致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大贵族侵占大量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量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这一现象被托马斯?莫尔比喻为“羊吃人”。16世纪中叶,英国宗教改革过程中,圈地运动又在教产还俗的土地上广泛发展起来。农民破产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和兵源枯竭,亦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血腥立法”,残酷迫害流浪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贵族

新贵族是15—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化的贵族。15世纪英国发生了农业革命,传统贵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一些有眼光的贵族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牧业,使用雇佣劳动,有的兼营工商业,有的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坐收资本主义地租。这些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经济上的利益日趋一致,他们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共同反对封建主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权,就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星室法庭

15至17世纪英国最高司法机构。1487年英王亨利七世创设,因该法庭设立在威斯敏斯特王宫中一座屋顶饰有星形图案的大厅中,故名。当时是专门惩治不效忠国王,甚至阴谋叛乱的贵族。成员由枢密院官员、主教和高级法官组成,直接受国王操纵。其职权范围不断扩大,刑罚手段非常残酷。革命前它成为专制王权用来迫害清教徒的工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1641年7月5日,长期国会通过决议撤销这一反动机构

至尊法案

1534年3月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为加强王权,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亨利八世改革教会。1533年,他公开和罗马教皇决裂,下令禁止向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内容是: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唯一的最高首脑,对一切宗教事务具有最高的权力,可以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将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来审判教徒,镇压“异端”,改革教会,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改革后的教会称为英国国教。国教成为都铎王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1559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重申这一法案。

重商主义

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凯特起义

16世纪英国东部农民反抗圈地运动的起义。领导者为小贵族罗伯特?凯特。1549年6月,起义爆发于诺福克郡,并波及邻近各郡。起义军制订了《二十九条纲领》,要求停止圈地,允许农民使用公地,减轻租税,取消什一税,废除农奴制残余等。7月,起义者攻占诺福克郡首府,城里的破产手工业者、丧失土地的流浪者大批参加起义,起义队伍发展到2万人之多。统治者最初企图通过谈判瓦解起义队伍,未果。后派雇佣军实行武装镇压。8月起义失败,凯特及数百起义者被杀。这次起义使诺福克一带保存了许多自耕农,其后裔后来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军的主力。

血腥立法

15世纪末至16世纪英国都铎王朝颁布的迫害失地流浪者的法令。由于圈地盛行,大批无地农民流离失所,沦为流浪者,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并影响国家的税源和兵源。为此,都铎王朝从亨利八世开始颁布了一系列迫害破产农民和禁止流浪的法令。这些法令以各种手段惩治流浪者,有鞭笞、烙印、割耳、卖为奴隶乃至处死。法国、尼德兰等国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曾颁布过类似的法令。马克思形象地称这些法令为“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血腥立法的颁布,引起英国农民的不断反抗。

立窝尼亚战争

1558—1583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出海口对立窝尼亚进行的战争。16世纪初,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伊凡四世在位时加紧向四周扩张。立窝尼亚在波罗的海沿岸,战略地位重要。伊凡四世为夺取出海口,称霸欧洲,于1558年俄军攻入立窝尼亚。1560年俄军占领立窝尼亚大片领土。俄国的入侵引

起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瑞典、波兰、立陶宛等国出兵干涉,争夺立窝尼亚的战争遂演变为国际战争。1563年后,俄军连遭失败。1579年夏,波兰与莫斯科公国进行决战,占领其大片领土,瑞士在北方发动攻势。1582年俄国被迫与波兰缔结十年停战协定,次年又与瑞典签订停战条约。持续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终告结束。立窝尼亚被波兰和瑞典瓜分,俄国丧失了波罗的海沿岸部分领土。

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1606—1607)

俄国农民反对沙皇封建专制制度的起义。16世纪末17世纪初,俄国封建压迫严重,加之连年饥馑,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全俄各地发生农民起义。1606年夏,农奴出身的波洛特尼科夫领导发动了乌克兰北部的农民大起义,号召人们“杀死贵族和所有的商人”。同时提出要一个“好皇帝”的口号。起义军声势浩大,许多市民及哥萨克纷纷响应,多次挫败沙皇军队,席卷了70多座城市,直逼莫斯科,震撼了封建统治中心。11月27日,起义军中小贵族帕科夫率众倒戈,致使起义失利,退往卡卢加。1607年5月初,义军攻占图拉城,沙皇纠集大军包围该城。英勇抵抗四个月后,因沙皇军队筑坝用洪水灌城,起义队伍弹尽粮绝,10月遭到失败。波洛特尼科夫被俘牺牲。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俄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沙皇的反动统治。

罗曼诺夫王朝

俄罗斯封建王朝(1613—1917)。1613年1月,全俄召开缙绅会议,罗曼诺夫家族米哈尔?罗曼诺夫(1596—1645)当选为沙皇,是为罗曼诺夫王朝之始。王朝对内建立绝对君主统治,加强农奴制以作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基础。维护封建贵族、地主利益,剥削压迫广大农奴和劳动人民,残酷镇压拉辛起义、普加乔夫起义等多次农民起义和人民民主运动。对外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侵吞欧、亚各国大片土地,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19世纪后,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使农奴制开始解体。1861年被迫废除农奴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形成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二月革命时王朝被推翻。

收复失地运动

亦称雷康吉斯达,西班牙文“再征服”的意思。公元8至15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驱逐阿拉伯人,收复失地的斗争。8世纪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之后,在西班牙北部海岸地区和山区逐渐形成阿斯都里亚王国、雷翁王国、卡斯提王国、阿拉冈王国等基督教小国家。他们不断地向阿拉伯人进行斗争,收复被占领的土地。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斗争的主力军,领导权掌握在国王和贵族手中。1212年,卡斯提等国联军在多罗萨重创占领军。到13世纪中叶,半岛大部分地区光复。1249—1251年葡萄牙实现了领土的统一。1479年卡斯提和阿拉冈合并,建立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攻占阿拉伯人在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结束了长达七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

神圣罗马帝国

欧洲的封建帝国(962—1806)。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最大疆域,除德意志本土外,还曾包括意大利北部、中部、捷克、瑞士、奥地利等。11—12世纪,皇帝与罗马教皇围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