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1:08: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作业四
一、填空题
1、清朝还根据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 民族众多 )的原则,制定了管理新疆的行政制度,即分别实行州县制、( 伯克制 )和( 札萨克制 )三种行政体制。
2、目前在新疆居住时间较长的13个民族使用11种语言,它们分别属于( 3 )种语系中的( 6 )个语族。
3、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 )。
4、新疆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 )和(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的交汇之地。
5、唐朝将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四镇隶属于( 安西都护府 ),史称“安西四镇”。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 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 )。
7、汉朝统一西域后,于公元60年设立了( 安西都护府 ),更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贸往来。
8、新疆历史的发展证明,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有效地行使了( 赋税征收权 )和最高司法权。
9、( 中华文化 )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增强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国家巩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0、在新疆推行(“ 双语教学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民汉兼通,在懂得母语的同时也学好汉语。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唐宋元明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的描述?( D ) A 唐朝统一新疆地区后,三州官营手工业作坊分工细密,出现了韦匠、木匠、泥匠等不同专业,并有“行”的组织。
B和田地区的玉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改变了过去以输出玉石原料为主的境况,地产玉器成为对外馈赠的佳品。
C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种桑养蚕、缫丝织锦的技艺普遍提高,其中高昌锦、龟兹锦和疏勒锦是当时新疆地区的有名产品。
D喀喇汗王朝时期上釉彩陶开始大规模生产,“卡申”陶是当时的名品。 2、塔吉克语属于( A )。
A 印欧语系 B 汉藏语系 C 阿尔泰语系 D 突厥语族
3、( A )在蒙元时期称之为“斡亦剌惕”,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厄鲁特”或“额鲁特”。
A 蒙古族 B 乌孜别克族 C 达斡尔族 D 塔塔尔族
4、( B )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曾有“世界人种博物馆”之称。
A 云南 B 新疆 C 西藏 D 青海
5、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国56个民族中有( A )个民族人口的90%以上居住在新疆境内。
A 6 B 7 C 8 D 9
三、简答题
1、“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的实践根据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各民族人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在中国历史画册上绘出一页又一页的辉煌。少数民族给汉族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技艺,文化。可以这么说,中国没了少数民族,其文化将是暗淡无光的。另一方面,从过去到现在,中国的边疆地区一直居住着少数民族人民,尤其是西南,西北一带,他们对保卫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有这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新疆,西藏,云南,内蒙古等不也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么?没有了汉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少数民族地区很难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繁荣起来。 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各民族几千年不断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各族人民居住在一起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学习,又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中国历史悠久,各种在各自发展中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及生活习俗。同时,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新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彼此加强交流。许多优秀文化互相浸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大杂居”也显其优势,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理想。
2、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答: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近百年来,随着宗教学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应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宗教,对宗
教所下的定义日趋多样化。在近代宗教学中,对于宗教的研究有三种方法和倾向最有影响,一是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二是宗教心理学,三是宗教社会学。它们对宗教的本质和基本特性问题的看法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对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对于 \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规定性,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本质特征\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就说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超出经验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说,这些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
3、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宗教与民族不能等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例如汉族中有信仰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的人,也有不信教的人;同一种宗教可以被不同的民族所信仰,例如伊斯兰教在中国就有10个民族的群众所信仰。因而,宗教不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宗教不同于民族风俗习惯,党和国家对宗教和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政策也不同。对于宗教,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合法权益;对于民族风俗习惯,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是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在宗教工作方面,有《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在民族工作方面,有《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政策和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的主题。
一般来讲,民族风俗习惯是由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造成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随着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的变化,民族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信徒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有规范作用。对于一般信
仰伊斯兰教的人来说,封斋、做乃玛孜属于宗教功课,履行宗教功课是穆斯林的基本职责。当然,随着生活现代化、世俗化的发展,也有很多穆斯林不再履行这些功课,有的认为只要内心信仰就可以了。
4、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划分为哪五种历史类型?
答:原始主义民族,奴隶主义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5、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1.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
3.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体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这都闪耀着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意义重大。
四、材料分析题
1、民族发展是民族形成后的一个长期历史现象和过程,一个民族发展变化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制约。
根据上述这段说明,试分析:
(1) 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具体有哪些主要方面? 答:1、 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个人特质及生存环境
2、民族历史形成的民族地方性知识与现有发展水平 3、民族内部的重要人物的产生与其做出的决定 4、外来环境的影响与施压。
(2) 民族最终能够消亡吗? 答:能
2、当今世界上共有2000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导致各国的民族成分构成越来越复杂,这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之而来的民族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
(1)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哪些因素? 答:民族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民族差别的存在。这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因。民族差别通常是指每个民族在四个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差别在民族社会中普遍存在,一旦有条件,它就会在民族之间交往接触过程中,成为产生民族问题最直接、最基本的诱因。
二是人为因素。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内部存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扩展、延伸到民族之间,导致民族问的压迫剥削和矛盾斗争,进而形成为民族之间的对抗关系;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执政党和政府由于某些主观认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有关民族政策、措施不当,而出现民族问题。
(2) 民族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答: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国际性、复杂性、普遍性的特点
3、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系统总结50多年民族工作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的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新发展。确立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后,为我们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回答:
(1)“两个共同”论断的科学内涵有哪些?
答:,(一)根据指引对冲工具条规定,衍生工具通常可以用来作为对冲工具。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