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3:24: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大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 基础混凝土工程 分部工程 交底日期 共6页

地基与基础 2014年7月20日 一、概述 T13地下室筏板基础底板厚度为0.6米,T15地下室筏板基础底板厚度1.2米,混凝土强度为C30 P6。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以及本工程的基础部位施工季节, 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二、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与设计沟通: ①了解混凝土的类型、强度、抗渗等级和砼强度的龄期。 ②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各部位厚度、设计预留的加强带的位置、构造和技术要求。 ③了解消除或减少混凝土变形外约束所采取的措施。 ④了解使用条件对混凝土结构的特殊要求和采取的措施。 ⑤对模板、钢筋进行自检、互检,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检查顶棍、垫块、马凳、支架的数量,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核实预埋件,水、电管线、盒、槽、预埋洞口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铺设施工马道。 ⑥完成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模板工程的预检、预埋件工程的隐检、安装工程等相关验收项目(经监理方确认)工作,混凝土浇灌申请、各专业的会签(设备预留洞、预埋管的标高、位置、数量等)及各相关资料的报验签认完毕。 ⑦混凝土浇筑前在模板或挡土墙上测量并标记标高控制点。 2)依据施工合同和施工条件与业主、监理沟通: 混凝土施工在交通管制方面提供连续施工可能性时,才能满足大方量一次浇筑的要求。 3)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试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下列规程标准的技术规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l4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2、主要施工机具仪表 1)机械设备、仪表 现场输送混凝土——混凝土汽车泵及钢、软泵管。 混凝土浇筑——流动电箱、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抹平机具、小型水泵等。 专用——空压机、测温仪和测温元件或温度计和测温埋管。 2)工具 手推车、串筒、溜槽、吊斗、胶管、铁锹、钢钎、刮杠子等。 3)作业条件 (1)施工方案所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流水作业段的划分,浇筑程序与方法,混凝土运输与布料方式、方法以及质量标准,安全施工等已交底。 (2)施工道路,施工场地,水、电、照明已布设。 (3)施工脚手架、安全防护搭设完毕。 (4)输送泵及泵管已布设并试车。 (5)钢筋、模板、预埋件,施工缝、加强带支挡,测温元件或测温埋管, 标高线等已检验合格。 (6)模内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模板及垫层或防水保护层已喷水润湿并排除积水。 (7)保湿保温材料已备。 (8)工具备齐,振动器试运合格。 (9)现场调整坍落度的外加剂或水泥砂等原材已备齐,专业人员到位。 (10)防水混凝土的抗压、抗渗试模备齐。 (11)侧模已涂隔离剂。 (12)联络,指挥,器具,已准备就绪。 (13)需持证上岗人员业经培训,证件完备。 (14)与社区、城管、交通、环境监管部门已协调并已办理必要的手续。 4)关键要求 技术的关键要求 (1)控制混凝土浇筑成型温度。 (2)浇筑混凝土适时二次振捣、抹压消除混凝土早期塑性变形。 (3)尽可能延长脱模时间并及时保湿、保温。 职业健康的关键要求 (1)动力、照明符合用电安全规定。 (2)马道,泵管支架牢固,安全防护达标。 (3)施工机械试运行合格,工况良好。 (4)劳动保护完备 环境的关键要求 (1)出施工现场车辆清洗以防玷污市政道路。 (2)施工污水经沉清后有组织排放。 三、浇筑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尺寸较大,为防止冷缝出现,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得大于4h(在缓凝剂凝固之前),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段以设计加强带为依据进行划分,将T15筏板基础底板划分成两大区块。 施工时以各区块为施工单体组织施工。 现场混凝土浇筑时拟采用2 台混凝土汽泵。准备4个作业班组,交替作业,结合现场具体浇筑实际情况调动,要求一定确保每一下料口混凝土能很好地覆盖上层已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形成冷缝。如果白天气温较高考虑到气温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宜选择在晚上开始浇筑混凝土。 (1)方案可行性计算: 混凝土浇筑方法为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 (2)混凝土的振捣 在每一下料口,三个振捣手均匀分布在整个斜面,自下向上推进,确保不漏振,使新泵出的混凝土与上一斜面混凝土充分密实地结合。振捣应及时、到位,避免混凝土中石子流入坡底,发生离析现象。详见下图。 后振捣棒中振捣棒前振捣棒 混凝土的振捣示意图 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 ,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每台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备6台振捣棒(4 台工作,2 台备用),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 (3)混凝土表面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且泌水现象严重,应仔细处理。对于表面泌水,当每层混凝土浇筑接近尾声时,应人为将水引向低洼边部处缩为小水潭,然后用小水泵将水抽至附近排水井。在混凝土浇筑后4~8h 内,将部分浮浆清掉,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磨光提浆搓平压实。在初凝以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龟裂,磨光机要进行二次抹压,以便将龟裂纹消除,注意宜晚不宜早。 (4)突发事件的处理 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混凝土连续浇筑的突然事件,我们应做好 充分的预防、准备工作: 1)针对在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水泵损坏问题,施工前应做到每一种型号都有备用泵。 2)因整个底板的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这期间天气又可能发生变化,故应做好充分的防雨工作。 3)为防止因偶然事件引发施工现场全面停电而造成混凝土无法连续浇筑的现象发生,施工前应配备小型发电机。 4)为防止施工期间发生振捣棒损坏而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前每一下料口均应配有一台备用振捣棒。 三.混凝土测温及监控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检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超过250C 时,应紧急增加覆盖一层草帘,控制温差。 2、观测点布置在底板四周和中间部位,每处有三个测温点、测温点深度为底部中部和顶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其中一处测温点灌水进行测温,另外不灌水进行测温。 3、测温点采用ф20mm钢管埋入混凝土块体内,测温管与钢筋固定架焊接牢固,以保证测温点位置准确. o 4、根据所测温度结果指导混凝土养护施工,一旦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C,将调整混凝土养护措施。 5、每块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首先铺一层农用塑料薄膜,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然后铺两层草袋,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起保温作用,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