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第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7:47: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课内检测

1、《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 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 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2.读准字音: 帙丽 朝服 纳谏 窥镜 期年 朝于齐 间进

3、分角色朗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内完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朝服衣冠 (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④闻寡人之耳者( )

⑤今齐地方千里 ( )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⑧能谤讥于市朝( ) 2、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今义: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今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朝:(1)、朝服衣冠 (2)、于是入朝见威王 (3)、皆朝于齐 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孰视之

于:(1)、皆以美于徐公 (2)、皆朝于齐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若:(1)徐 公不若君之美也 (2)、门庭若市

之:(1)徐公来,孰视之 (2)、暮寝而思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臣之妾畏臣 (5)、王之蔽甚矣 (6)、燕、赵、韩、魏闻之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⑤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回顾课文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问”: “三赏”: “三变”:

第二学时

一、课内检测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历史著作《 》。\讽谏\的意思是 。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谓其妻曰(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于是入朝见威王( )

皆朝于齐( ) 皆以美于徐公(

( )

时时而间进(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指出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类型及意思。

朝服衣冠(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二

究 .

1、朗读课文(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2、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3、他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4、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5、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以 喻 的办法来讽谏齐王的,读来娓娓动听,如话家常,使齐王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自己的建议。 三、巩固练习

读二、三自然段,完成习题。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能谤讥于市朝( )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③期年之后 ( ) ④王曰:\善。\乃下令( )

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等级: ②

化: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6、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这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7、齐王接受建议后,国力日渐强盛,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