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8:11: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六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一)A型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入上齿中”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少阳胆经 E 督脉 2.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为:
A 迎香 B 睛明 C 承泣 D 四白 E 瞳子髎 3.根据《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
A 主胃所生病 B 主血所生病 C 主气所生病 D 主津所生病 E 主液所生病 4.足三里穴五行属性为: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5.具有祛痰作用的穴位是:
A 天枢 B 解溪 C 下巨虚 D 梁丘 E 丰隆 6.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
A 阴市 B 解溪 C 条口 D 梁丘 E 地机 7.足阳明胃经在腹部距前正中线旁开: A 0.5寸 B 1寸 C 2寸 D 3.5寸 E 4寸 8.足阳明大肠经经穴单侧共有:
A 44个 B 45个 C 46个 D 47个 E 48个 9.针灸治疗面瘫经常采用地仓透:
A 颊车 B 迎香 C 水沟 D 下关 E 大迎 10.足阳明络脉名:
A 条口 B 偏历 C 丰隆 D 飞扬 E 光明 11.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是:
A 大迎 B 颧髎 C 四白 D 迎香 E 巨髎 12.下关穴治疗牙痛属于腧穴的:
A 近治作用 B 远治作用 C 双向作用 D 相对特殊作用 E 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13.上巨虚位于胫骨前缘一横指,当足三里穴下:
A 6寸 B 5寸 C 4寸 D 3寸 E 2寸 14.治疗肩臂痛常选足阳明胃经的:
A 冲阳穴 B 条口穴 C 伏兔穴 D 下巨虚穴 E 厉兑穴 15.《灵枢·经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描述的是:
A 手阳明络脉 B 手太阳络脉 C 足阳明络脉 D 手阳明经脉 E 督脉 16.以下是《灵枢·经脉》对足阳明胃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B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 C 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D 下挟脐,入气街中 E 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大指间
17.以下是《灵枢·经脉》对足阳明胃经病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B 狂,疟,温淫 C 颈肿,喉痹 D 口苦,善太息 E 骭厥 18.下列那项可以选用四白穴治疗:
A 面痛 B 耳聋 C 瘰疬 D 喉痹 E 牙痛
19.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是:
A 梁丘穴 B 阴市穴 C 伏兔穴 D 髀关穴 E 气冲穴 20.两头维穴之间的距离是:
A 4.5寸 B 6寸 C 8寸 D 9寸 E 10寸 21.大肠募穴天枢属于:
A 手阳明大肠经 B 足阳明胃经 C 任脉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太阴脾经 22.具有泻胃火作用的穴位是:
A 条口 B 冲阳 C 内庭 D 梁丘 E 丰隆 23.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
A 冲阳 B 条口 C 内庭 D 解溪 E 陷谷 24.“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可取:
A 梁丘 B 髀关 C 颊车 D 条口 E 丰隆 25.气舍穴位于:
A 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 B 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与缺盆连线的中点 C 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D 锁骨内侧端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E 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二)X型题(依题意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足阳明胃经联系的部位包括: A 肠 B 舌根 C 喉咙 D 鼻 E 耳前 2.以下是关于足阳明经络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在目内眦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 B 经脉分布在胸腹第一侧线 C 经别上通于心 D 络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E 经筋聚于阴器 3.治疗胃肠病证常选用:
A 天枢 B 梁门 C 足三里 D 上巨虚 E 梁丘
4.以下是《灵枢·经脉》对足阳明胃经循行及病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 B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 C 食则呕,胃脘痛 D 贲响腹胀 E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5.以下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是:
A 大迎 B 人迎 C 上关 D 下关 E 扶突 6.足阳明胃经在头面部的腧穴包括: A 水突 B 巨髎 C 下关 D 大迎 E 颧髎 7.以下是关于下关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属于足阳明胃经 B 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C 张口取穴 D 能治疗面瘫、牙痛 E 直刺或斜刺0.5~1寸 8.下合穴中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
A 上巨虚 B 委阳 C 阳陵泉 D 下巨虚 E 足三里 二.判断题
1.客主人即下关穴。
2.梁门穴与归来穴之间相距8寸。
3.足阳明胃经在“中指外间”交于足太阴脾经。 4.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 5.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
三.填空题
1.根据五输穴的本经子母补泻原则,胃实证应取 ,胃虚证应取 。
2.《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气盛,则身以前皆 ,其有余于胃,则 ,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 ,胃中 。”
3.《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 ,去踝 ,别走 。” 4.足阳明胃经在 承接于 经,最后在 交于 经。
5.《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 ,下至 中而合。——以下 ,抵 ,下入 中,下循 ,下 ,入中指 ”。 四.名词解释 1.气街: 2.辅骨: 3.出页: 4.目系: 五.问答题
1.以《灵枢·经脉》原文叙述足阳明胃经的循行。 2.为何足阳明胃经主“血”所生病? 3.简述足三里穴的临床应用。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A 2.C 3.B 4.C 5.E 6.D 7.C 8.B 9.A 10.C 11.E 12.A 13.D 14.B 15.C 16.E 17.D 18.A 19.B 20.D 21.B 22.C 23.A 24.E 25.D (二)X型题
1.CDE 2.CE 3.ABCDE 4.BD 5.ABD 6.BCD 7.ABDE 8.ADE 二.判断题
1.错。客主人即上关穴。 2.对。
3.错。足阳明胃经在“大指间”交于足太阴脾经。 4.错。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咀嚼时咬肌隆起处。 5.对。 三.填空题 1.厉兑 解溪
2.热 消谷善饥 溺色黄 寒栗 寒则胀满 3.丰隆 八寸 太阴
4.鼻(旁) 手阳明大肠 足大趾 足太阴脾
5.腹里 气街 髀关 伏兔 膝髌 胫外廉 足跗 内间 四.名词解释
1.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穴,当腹股沟动脉部。 2.辅骨:一是膝旁由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与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组成的骨突;二是指
桡骨;三是指腓骨。此处指腓骨。 3.出页:指眼眶下部。
4.目系:指眼后内连于脑的组织。 五.问答题
1.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 首先,从本经脏腑属络关系来看,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而脾胃与血的化生有密切的联系,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水谷精微变化而为血,即“胃”与“血”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其次,从本经循行分布来看,本经脉循行所过部位从上至下,动脉分布较多,如大迎、人迎、气冲、冲阳等,分别是面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所在处;第三,从本经病证特点来看,本经病证多为热入血分的阳证,如“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狂,疟,温淫,汗出,鼽衄”等。因此,用“血”来概括足阳明胃经所生病,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可包括足阳明的腑病.经病,又可概括其热盛.阳盛的特点。
3.①小腿部病证;②前头部.面部.眼部.口部.鼻部.耳部.咽喉部.颈项部.胸部.乳部.腹部.大腿部.膝部.足踝部.跖趾部等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③胃的病证.肠腑病证.气血虚弱证.水液内停的病证.痰饮证.脱证;④预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