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最新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20: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中小学舞蹈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落实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一环。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美育,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生认识自我、认知生活、感悟艺术,同时培养良好的身体语言、审美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并最终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气质。

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学之本,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资源,每节课都要靠教师独立创编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学习舞蹈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选择社会舞蹈考级教材或舞蹈专业教材的简化版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照搬社会流行的舞蹈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舞蹈课程资源迫在眉睫。 一、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舞蹈课程资源 舞蹈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认知。为了更好地研发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为中小学舞蹈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源补充,我们组建了由相关舞蹈领域的专家、教研员和海淀区30名中小学一线舞蹈及音乐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研发团队。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借鉴当前国内外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身体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断实践。

舞蹈“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有情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或多种真实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身体体验与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释放学生的表演潜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舞蹈核心素养。

以《钓鱼》一课为例,舞蹈动作以地面前压腿、旁压腿训练为主。教师设置的情境是在“大海”里“钓鱼”,师生坐于地面,双手“划船”来到“大海”中“钓鱼”。实际上,“划船”“钓鱼”训练的是学生地面前压腿的舞蹈基本动作,与单纯的喊口令训练相比,有情境的训练学生不易感到枯燥,练习时非常积极、投入。当学生没有钓到“大鱼”表现出“失望”的心情时,教师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当学生经过努力终于钓到“大鱼”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返航时,教师指导学生改变姿势,双腿打开,变成一艘小船,学生练习的是地面压旁腿。在返航的途中,教师设计了遇到风暴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风浪强弱的变化,变换节奏进行压旁腿训练。这样的情境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腿部柔韧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想象力。 二、贴近师生需求,构建舞蹈课程资源框架

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及学生实际需求创编,在边实践边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

的舞蹈教育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开放性、科学性、主体性特点,同时,教学目的明确。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舞蹈课程资源的六大内容领域(表1),其中,舞蹈基本能力训练主要是改变学生的自然状态,提升学生身体的健康指标,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即兴舞蹈创编主要是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舞蹈综合表演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吃苦精神以及综合表现能力;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舞蹈作品欣赏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与生活品质;多元舞蹈文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舞蹈与文化。舞蹈课程资源由学生示范、教师讲解、教学片段、微课程等形式构成,便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 三、稳妥推进实验,形成舞蹈课程资源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情况,课题组首先选择了海淀区10所小学参加舞蹈课程资源的实践。这些学校都有专职的舞蹈教师和专用的舞蹈教室,同时,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全体学生舞蹈素质的发展。随着课程资源研发的不断推进,参与实验的学校由原来的10所增加到30所。

在资源研发的过程中,针对实验学校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的实验报告,课题组多次聘请儿童心理学、运动学、舞蹈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专家亲临课堂现场进行指导。专家们从课程资源本身、资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教师课堂教授情况、学生发生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