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5:06: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2次阶段测试卷 初一语文

说明:1. 本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分1分,考试时间110分钟。附加题10分,计入总分,但总分不超过120分。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不能用铅笔或其他颜色笔。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其一)》) (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写出诗人不以衰老自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的句子是:□□□□□□□,□□□□□□□。

(4)《诫子书》中阐述过度想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子: □□□□□□□,□□□□□□□。 (5)默写谭嗣同的《潼关》: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他不住zhàng peng( ),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2)三妹便sǒng yǒng( )着二妹去拿一只小猫来。 (3)他还是那么chén mò guǎ yán( )。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guài dàn bù jīng(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

B.自立,是阴霾中的一道阳光,是离开大地怀抱的苍松;是巍巍青山中突兀的峭石。 ..C.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D.他们以参差不齐的学习成绩挣扎着消化知识,以求生存。 ....4.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

B.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难

怪对时事这么熟悉。(将“原来”改为“因为”)

C.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删去“和发展”)

D.凭借《太阳的后裔》爆红的男神宋仲基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在“欢迎”前加“是否”)

5.下面是某中学开展野外活动“寻找‘美’的足迹”后,一位同学所写下的句子,请你仿照它的结构特点,再续写两个分句,以此构成排比句式。(4分)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 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 , 。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8题。(46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屠大窘( ) (2)意暇甚( ) (3)眈眈相向( ) ....7.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下列对《狼》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的过程,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

B.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C.本篇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描述了一屠与两狼两次交锋的过程,主要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细腻生动,使人如临其境。

D.《狼》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可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对付猛兽必须如此,对付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二)孟母戒子(9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谊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谊矣。 【注释】①谊(xuān):遗忘。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是一项( )(3分) A. 其母方织/ 方欲行 B. 辍然中止 / 止有剩骨 ....C. 自是之后/ 屠自后断其股 D. 不复谊矣 / 复投之 ....10.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四处。(3分)

对 曰 有 所 失 复 得 其 母 引 刀 裂 其 织 以 此 戒 之。

11. 孟母想告诉孟子什么道理?孟子有从中受到教育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三)猫(10分)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