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0:39: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本章摘要: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绘方法;简要介绍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方法。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

摘要内容: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等高线及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讲课重点: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的精度;地形图图式概念、分类;地貌特征点和特征线;等高线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讲课难点:比例尺的精度;地貌特征点和特征线。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一、地形图比例尺 1.比例尺的定义

地形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对应线段的投影长度之比,即1/M=l/L。

(说明:(1)式中:M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l为地形图上某线段的长度;L为实地相应的投影长度。公式可用于地形图上的线段与实地对应线段投影长度之间的换算;(2)同理还可以求出地图上某区域面积与实地对应区域的投影面积之比的关系式,即1/M2=f/F,式中:f为地图上某区域的面积;F为实地对应区域的投影面积;(3)要把地面上的线段描绘到地图平面上,首先将地面线段沿垂线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然后归化到椭球体面上,再按某种方法将其投影到平面上,最后按某一比率将它缩小到地图上,这个缩小比率就是地图比例尺。)

2.比例尺的精度

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投影长度,称为这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最大精度,或称该地形图比例尺精度。

(说明:地形图所能达到的最大精度取决于人眼的分辨能力和绘图与印刷的能力。其中,人眼的分辨能力是主要的因素。对人眼的分辨能力的分析可知,在一般情况下,人眼的最小鉴别角为θ=60\。若以明视距离250mm计算,则人眼能分辨出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约为0.1mm。例如:1:100万、1:1万、1:500的地图比例尺精度依次为100m、1m、0.05m。) 二、地形图图式

1.分类

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用各种符号将实地的地物和地貌表示在图上,这些符号为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 2.地物符号

1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与非比例符号符号。 (1)比例符号

地物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地形图图式中的规定符号绘出,称为比例符号。 (说明:如地面上的房屋、桥梁、旱田等。) (2)半比例符号

长度能按比例缩绘,但宽度则不能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说明:对一些呈现线状延伸的地物,如铁路、公路、管线、围墙、篱笆等。) (3)非比例符号

按比例无法在图上绘出,只能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它的中心位置,称为非比例符号。 (说明:某些地物的轮廓较小,如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水井等。)

3.地貌符号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自然形态。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多数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了这种规律性,然后采用恰当的符号,即可将它表示在图纸上了。

在地形图上,显示地貌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等高线法。等高线能够直实反映出地貌形态和地面高低起伏。

(说明:地貌一般可归纳为五种基本本形状:①山(较四周显著凸起的高地称为山,大者叫山岳,小者(比高低于200米)叫山丘。山的最高点叫山顶,尖的山顶叫山峰。山的侧面叫山坡(斜坡)。山坡的倾斜在200~450的叫陡坡,几乎成竖直形态的叫峭壁(陡壁)。下部凹入的峭壁叫悬崖,山坡与平地相交处叫山脚。);②山脊(山的凸棱由山顶伸延至山脚者叫山脊。山脊最高的棱线称分水线(或山脊线));③山谷(两山脊之间的凹部称为山谷。两侧称谷坡。两谷坡相交部分叫谷底。谷底最低点连线称山谷线(又称合水线)。谷地与平地相交处称谷口。);④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山脊处,形状象马鞍形,称为鞍部。);⑤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叫盆地。最低处称盆底。盆地没有泄水道,水都停滞在盆地中最低处。湖泊实际上是汇集有水的盆地。)

4.注记

为了表明地物的种类和特性,除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还需配合一定的文字和数字加以说明 (说明:如地名、县名、村名、路名、河流名称和水流方向以及高等线的高程和散点的高程等。) 三、等高线

1.地貌特征点和特征线

特征点和特征线构成地貌的骨骼。

山顶点、盆地中心点、鞍部最低点、谷口点、山脚点、坡度变换点等,都称为地貌特征点。 (说明:地面坡度变化,比较显著的地方。)

2

山脊和山谷线,称为地貌特征线(地性线)。

(说明:地球表面的形状,虽有千差万别,但实际上都可看作是一个个不规则的曲面。这些曲面是由不同方向和不同倾斜的平面所组成,两相邻斜面相交处即为棱线,山脊和山谷都是棱线,也称为地貌特征线(地性线),如果将这些棱线端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测出,则棱线的方向和坡度也就确定。) 2.等高线

(1)等高线的概念

①等高线:地貌被一系列等距离的水平面所截,在各平面上得到相应的截线,将这些截线沿铅垂方向投影(即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M上,便得到了表示该高地的一圈套一圈的闭合曲线,即等高线。

(说明: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是水平面与地面相交的曲线。) ②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说明:水平面的高度不同,等高线表示地面的高程也不同;等高距愈小,图上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等高距愈大,图上等高线就愈稀,地貌显示就愈粗略;在同一幅地形图上一般不能有两种不同的等高距。)

③示坡线:

在某些等高线的斜坡下降方向绘一短线表示坡,并把这种短线叫示坡线。

(说明:示坡线一般仅选择在最高、最低两条等高线上表示,能明显地表示出坡度方向即可。) (2)等高线的分类

①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即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②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其目的是为了计算高程方便。

③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是按1/2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以便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地貌特征。

(3)等高线的特性

等高线特性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最本质的特性是第一个特性,其它的特性是由第一个特性所决定的。在碎部测图中,要掌握这些特性,才能用等高线较逼真地显示出地貌的形状。

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说明:等高线是水平面与地表面的交线,而在一个水平面上的高程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得出结论说:凡高程相等的点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当水平面和两个山头相交时,会得出同样高程的两条等高线。)

②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说明:一个无限伸展的水平面和地表面相交,构成的交线是一个闭合曲线,所以某一高程线必然是一条闭合曲线。由于具体测绘地形图范围是有限的,所以等高线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也会跨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