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8:17: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家园合作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园合作。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家园间要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通过具体活动,开展有效的家园合作;家长可以参与班级组织的教育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参观游览活动;家园共创美好环境,榜样示范,熏陶强化 ;组织与改进开放日活动;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发挥家委会作用,增强教育合力;努力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键词:家园合作 培养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殊不知,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及和谐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现实生活中,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当然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那么,何谓家园合作?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又该怎样进行的家园合作?

一、家园合作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举措

所谓家园合作主要指:幼儿园和家庭都应把自身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联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园合作。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儿童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可是由于很多原因,如单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难免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一些消极影响。幼儿园对幼儿施加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包括智力培养

1

和非智力培养,只要幼儿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能力就会时时刻刻受到这个集体环境的影响,不断引发幼儿对自身行为提出新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如今某些幼儿园教育追求特色化来满足家长们重智力轻德育的需求,遏制了孩子某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当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习惯也因此无从培养。所以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当今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的发展可以说是整合从两种场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的结果,家园合作可以使来自两方面的学习经验习惯更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

首先,一方面,幼儿在园获得的行为习惯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行为习惯能够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

其次,家园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情绪的发展,保持其良好的社会性,增强幼儿自信心,扩大与朋友的交往面,学会一种参与生活的积极态度。

再次,家园合作可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家长可以分享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有关儿童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

最后,家园合作也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幼儿园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可以密切教师——儿童——家长间关系,带动三者的共同成长与提高。只有幼儿园与家庭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互动,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搞好幼儿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园间要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

“沟通”是指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园双方应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家园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家访、约谈、家园联系册、电话、便笺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等。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接送孩子

2

的机会与家长沟通,这种方式简便及时,很受家长欢迎;而家访与约谈,可以使老师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共商教育对策,这种方式虽不常用,却很重要。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家园沟通要注意经常性、双向性、注重个别化的沟通。

家园沟通不能只是开两次家长会,搞个家园联系栏,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渐进的过程,家园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与发展情况经常进行及时沟通,以便及时纠正幼儿不良习惯,巩固强化良好习惯。

沟通不只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家长也需将幼儿在家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让双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行为习惯的真实情况,从而取得共识,对症下药,实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沟通有面向全体家长、部分家长和个别家长等多种方式,但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成长环境等各不相同,所以存在着个体差异,各有其个性特征不同的发展水平。而且家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大量的经常性的沟通应注重个别化。个别化的沟通要着重于针对每个儿童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家长教育上的问题进行,以促进每个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及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要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以及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地产生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教师;当家长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时,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教师沟通情况,真实反应幼儿行为习惯情况,并积极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教师与家长间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就为家园沟通与合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具体活动,开展有效的家园合作

开展家园合作活动目的是使家园教育有机联系,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合作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家长参与班级组织的教育活动

班级根据教育目标开展的某些教育活动可请家长参与,与教师协同教育孩子。如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这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增

3

添乐趣。结合班级开放活动,我们可以设计幼儿为家长剥橘子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手的动作,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教育他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使他们懂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努力成为真正幸福的人。

也可以在班级持续开展“咱们的新发现”活动,每周一次由小朋友向全班讲述他们的新发现和所获得的新知识。这项活动会得到家长的热情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教师的倡导下,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随时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千变万化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探索奥秘,启发孩子尽量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孩子难以找出答案,家长可以深入浅出地讲给孩子听,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这项活动使孩子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家长参与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积极动脑思考探索知识的习惯,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显示出家园合作共育幼儿的良好效果。

2. 家园共创美好环境,榜样示范,熏陶强化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环境的熏陶作用密不可分。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和家长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它可以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情景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习惯、好品行,这种方法更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

一线教师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注意在美化幼儿园环境、为人师表方面下功夫,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老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在教学、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又如:可以在起床时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游戏时,安排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等,在以上活动中谁表现好,老师就表扬谁,让孩子明白互相帮助是好事,老师会喜欢,小朋友也会喜欢。通过这样的一些小事,使幼儿在帮助、关爱他人之中得到乐趣,从而使好习惯得到巩固。

此外,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

4

自己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更好地行使教育的权力。

所以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相互配合,目标一致,统一要求,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组织与改进开放日活动

通常幼儿园的开放日都是固定在某个日子,不少幼儿园在开放日那天搞得热热闹闹,成了实际上的老师与儿童表演性质的活动。这种做法背离了开放日活动的宗旨,应当改进。开放日活动一定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了解老师的常规训练及教育方法,以便于家长在家里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对家长的参观,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告诉家长注意看什么,怎么看。比如要着重看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看孩子怎样与同伴相处,看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横向的攀比,以免产生消极的后果。

开放日活动方式灵活多样,除了请家长参观外,还可让家长适当地参与教育活动,从中得到体验。目前幼儿园开放日大多是面向全班家长的,其实幼儿园可以组织向部分家长或个别家长开放,因为人数少一些,家长可以看得细一些,了解深一些,也便于与教师随时交谈,了解孩子更多的各方面的习惯,共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开放日活动结束后,可请家长把感想、体会、意见或建议告知教师,或写成稿件登在墙报上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桥梁。

4.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参观游览活动

幼儿园组织孩子到大自然、到社会去游览参观,对丰富幼儿的生活,增进他们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十分有利。但幼儿园教职工人手少,困难较大。若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