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外阅读归类训练冀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5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外阅读归类训练

第一单元:感受自然的美 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丽江之水

走进古城,首先吸引我的是历经时间打磨的青石板路面,那磨光的石面居然由不同颜色的五彩石组成。它凹凸不平、深浅不匀。原来,这里曾是茶马古道,频繁的马帮来往,声声马蹄终于踩出了平滑光亮的路面。另一个吸引我的是丽江之水,清泉从四周山麓( )的岩石中喷涌而出,还有玉河水、东河人工水,.让丽江清泉在房前屋后自由穿梭。水是那么清澈,街头的老人坐在和煦的阳光下,听流水声哗哗地在耳边轻鸣,让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透溢出悠闲。 丽江的水,有一部分是从玉龙雪山上流下来的。翌( )日我便去拜访玉龙雪山,那5500米的海.

拔,是我平生登上的最高的山,我还去观看了世界上最深最险的虎跳峡,还有“万里长江第一秀”的石鼓,丹霞地貌把我震撼了,我第一次体会了什么叫壮观,什么叫“天然氧吧”,冰川、雪海、瑞云、祥气、草甸、溪流、奇花、异树、怪石、古寺……令我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我还去逛了黑龙潭公园,那潭碧水澄净,宽广明亮如镜,潭中映出玉龙雪峰,令吾观之惊羡不已。见得月楼、法云阁在绿荫环抱之中,让游客饱赏丽江之美。

1.借助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2.在丽江古城,最吸引作者的是__ __和__ __。 3.丽江水有什么特点,从哪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了丽江的什么景物?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青海湖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青海湖水所以如此湛蓝,是因为湖面高出水平面3197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因此,湖水晶莹明澈。 1.仿写词语。

绿茵茵 金灿灿(描写颜色的ABB形式的词语) 2.用“||”把这段文字分成三层。

3.“我”惊住了,是因为 。

4.青海湖水所以如此湛蓝,是因为 。 5.文中的“画卷”指的是什么?“画卷”中有些什么呢?(10分)

第二单元:人间真情

三、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我因为有急事要去一个住在郊区的同事家,为赶时间,便抄近路走入一条偏僻的小巷。我心里害怕的咚咚直响。真后悔不该走这条路,可是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向前走。走着走着,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处光亮,似乎是一个人提着一个灯笼在走,我疾步赶了上

1

去,正想打声招呼,却发现他是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的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我纳闷了,忍不住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

盲人缓缓的说道:“这个问题不止一个人问我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的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吗?所以,每到晚上出门,我总提着一盏灯笼。” 盲人说完,让我明白了 1.根据你的理解,把文章的最后一段补充完整。 2.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吗?

3.当“我发现前面有一处亮光”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盲人提灯笼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好处分别是什么?

5.你怎么理解文章的题目?

四、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情谊

那天晚上,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向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在读书,我低下头走进教室。不知谁小声说:“亮亮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放下书本,同情地看着我。教室里出奇得静。这时,中队长方平拿了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是同学们送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的标志。来,我给你带上。”

“亮亮,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水彩笔,我把它送给你。” “亮亮……” “亮亮……”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极力控制着自己,可是眼泪还是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1.理解文章,解释词语。

不约而同: 精致: 2.“我”为什么哭了?

3.你也来对亮亮说几句鼓励的话吧!

4.从选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你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或者你帮助过别人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

第三单元:在学习中成长 五、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鲁迅争分夺秒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

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1.请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不仅……还……: 即使……也……: 2.鲁迅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3. 你怎么理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这句话?

4.“时间就是金钱”和“时间就是生命”这两种说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5.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