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27: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医技科室,门急诊、病区分别建立《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临床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

..

息做详细登记(详细见“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临床危机值接受及处理措施登记表”)。

(四)处理程序

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五、“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六、“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CT室、功能科、心电中心、脑研所、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2、医技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3、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4、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 5、临床危机值接受及处理措施登记表

附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

一、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验项目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含量 血小板计数 凝血活酶时间 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定量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I 酸碱度 二氧化碳分压 碳酸氢根 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钾 钠 氯 钙 葡萄糖 尿素 肌酐 淀粉酶 单位 109/L g/L 109/L S S g/L U/L mmHg mmHg mmHg %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μmol/L U/L 低值 2.5 50 50 1 7.25 20 15 2.5 120 80 1.6 2.2 30 200 30 70 8 >100 阳性 7.55 70 40 6.5 160 115 3.5 22.2 36 高值 备注 静脉血、末梢血 静脉血、末梢血 静脉血、末梢血 抗凝治疗时 静脉血 血浆 血清 血清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530 血清 >正常参考值血清 上限3倍以上 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血液、骨髓、脑脊液培养阳性 细菌培养及药敏 无菌部位标本细菌培养 二、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机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