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毕业设计(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3:33: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表6.4.1 渗流计算成果表

计算情况 计算项目 Ⅰ-Ⅰ Ⅱ-Ⅱ Ⅲ-Ⅲ Ⅰ-Ⅰ 下游水深 Ⅱ-Ⅱ t(m) Ⅲ-Ⅲ Ⅰ-Ⅰ 逸出水深 Ⅱ-Ⅱ H1(m) Ⅲ-Ⅲ Ⅰ-Ⅰ 渗流量 Ⅱ-Ⅱ q(10-4M3/s.m) Ⅲ-Ⅲ 3总渗流量Q(万m/d) 上游水深 H(m) 正常蓄水位 71.4 34.0 32.0 2.20 0 0 2.2108 0.1659 0.1625 9.30 3.03 2.75 1.387 设计洪水位 72.6 35.2 33.2 5.06 0 0 5.0648 0.1718 0.1687 9.58 3.25 2.96 1.442 填筑土料的安全坡降,根据实践经验一般为5~10,故而认为渗透坡降满足要求,加上粘土斜心墙有反滤层,故而认为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6.4.4

成果分析与结论

以斜心墙、混凝土防渗墙与两岸坝肩开挖风化岩填以粘土形成粘土截水墙的垂直防渗带作为防渗措施。总渗流在正常蓄水时为0.161m3/s,设计洪水时为0.167m3/s,与同类工程相比显然是很小的。在计算中并考虑绕坝渗流及岩基透水,混凝土防渗墙的渗透系数应取较大值,K2?1.5?10?9cm/s,这样取值估计的渗流量可能大于实际渗流量,但坝的渗透坡降仍满足设计要求,说明取值合理. (1) 防渗墙的型式、材料及布置

根据以往经验,对于透水层厚度为30-60m的情况,采用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比较合适,设计中采用这种型式。

混凝土防渗墙要求材料有足够的抗渗能力及耐久性,能防止环境水的侵蚀和溶蚀;有一定的强度,满足压应力、拉应力、剪应力等各项强度要求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以便在运输中不发生离析现象.而且能在水下施工。

防渗墙布置于斜心墙之下,从防渗角度来看偏上游为好,但从防裂角度看偏下游一侧好,综合考虑布置于心墙底面中心位置。 6.4.5

反滤层设计

(1)设计标准.对于被保护土的第一层反滤料,考虑安全系数为1.5~2.0,按

太沙基准确定,即

?的15%。

D15/d85?4~5 D15/d15?5式中,D15为滤料粒径,小于该粒经土占总土重的15%,d85为被保护土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占总土重的85%,d15为保护土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占总土重

第二层反滤料的选择也按上述办法进行。

按此标准天然砂砾料不能满足要求,须对土料进行筛选。 (2)设计结果 设计结果见表6.7.1。

表6.7.1 反滤层设计成果表

层数 部位 防渗体周边部位 排水部位 第一层 D50(mm) 厚度hc (㎝) 0.1 20 25 20 第二层 D50(mm) 厚度hc (㎝) 1.0 30 90 60 6.4.6 护坡设计

上游护坡用于砌石因其抵御风浪的能力较强,下游坝面直接铺上20cm 的碎石作为护坡.上游护坡由至坝顶做至死水位以下(加设计浪高),为方便起见做至2795.0m高程,见细部构造设计图。

6.4.7 坝顶布置

坝顶设置泥结石路面,坝顶向下游设1%横坡以便汇集雨水,并设置纵向排水沟,经坡面排水排至下游,坝顶设置栏杆以策安全,见细部构造详图。

黄泥浆碎石地面i=1%混凝土桩25X25@1000护肩400cm厚100cm干砌石50cm碎石护坡混凝土截水沟 40X40cm碎石垫层粘土 坝顶布置20cm碎石护坡2756.3坝体1:1.51:2.0d???90mm60cm厚d???30mm20cm厚棱体排水坝坡纵向排水坝体横向排水

高塑性粘土柔性薄钢板沥青充填防渗墙与斜心墙连接

20cm碎石垫层栈道上游护坡详图1:1

20cm碎石垫层浆砌石坝体岸坡岸坡排水

图6.2 大坝细部构造设计图

7 泄水建筑物设计

7.1

泄水方案选择

坝址地带河谷较窄,山坡陡峻,山脊高,经过比较枢纽布置于河弯地段。由于两岸山坡陡峻,无天然垭口如采取明挖溢洪道的泄洪方案,开挖量大,造价较高,故采用了隧洞泄洪方案。隧洞布置于岸(右岸),采取“龙抬头”无压泄洪的型式与施工导流洞结合。为满足水库放空水位2770.0m的要求,还与导流洞结合设置了放空洞。

7.2 隧洞选择与布置

枢纽布置于河弯地段,从地形上来看隧洞应当布置于这样不仅工程量省,而且水力条件也较好。从地质来看这个山梁除表面有一层较深的风化岩外,下部大部分为坚硬玄武岩,强度较高,岩体中夹杂着几条破碎带,但走向大都与隧洞轴线成较大的角度。因此将泄洪洞、放空洞连同引水发电隧洞均布置于右岸凸出的山梁里面,

7.3 放空洞设计

水库放空要求降至2770.0m高程,由于泄洪洞进口高程较高(2810.0m)因而需另设放空洞。放空洞中后部与泄洪洞结合,见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