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微妙区别-文档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6:47: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微妙区别

近来听了两位数学教师各自执教的《反比例的意义》(人教版第十二册)一课,两种不同的教法引起了我的思索。 一、教学过程的比较 A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一步:复习“工效与时间”、“每本练习本的张数与装订的本数”、“每天播种的公顷数与天数”间的关系。 第二步:新授课。

1.投影出示题目(教学例4)华丰机械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如下表: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时间是怎样随工效的变化而变化的? (3)时间和相对应的工效之间的积各是多少? 学生逐个回答,教师启发归纳形成板书:工效×时间=工作量(一定)

2.投影出示题目(教学例5)用600张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张数与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填表后回答: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而变化的? (3)装订的本数与相对应的每本的张数的积各是多少? 学生逐个回答,教师启发归纳形成板书:每本的张数×装订

的本数=纸的总张数(一定) 3.提示概念。

(1)比较一下以上两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教师说明“反比例”的概念后,板书字母公式x×y=k(一定)

4.尝试练习。

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第三步:巩固。(略) B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一步:复习“工效与时间”、“每本练习的张数与装订的本数”、“每天播种的公顷数与天数”间的关系。 第二步:投影出示以下三组材料。(让学生体验) 材料1:一个工厂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与所需的加工时间如下表(原例4)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时间是怎样随工效的变化而变化的? (3)时间和相对应的工效之间的积各是多少? 材料2:每本的张数和装订的本数如下表(原例5)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而变化的? (3)装订的本数与相对应的每本的张数的积各是多少?

材料3:每天播种的公顷数与所需的天数如下表(原尝试题)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 天数是怎样随着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变化而变化的? (3)天数与相对应的每天播种的公顷数的积各是多少? 第三步:教师提示学生合作探究。

(1)每小组选择喜欢的一则材料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共同探讨。

(2)每人围绕选定材料的三个问题进行独立观察、思考、串连回答。

(3)小组内进行三个问题的回答,并积极地相互评价。 (4)各小组各选一个同学对所选材料的问题进行发言。 第四步: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1)任选几个小组作全班发言,并请选同一材料的小组互相补充。

(2)通过观察表格和回答的问题,同学们是否发现这三组材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生总结,教师板书。 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③但两种量的积始终没有变(一定)

(3)教师以这三个共同点为基础,让学生进一步说明“反比例”的意义(揭示概念)及判别方法。最后得出学生意想中的

板书:x×y=k(一定)。 第五步:巩固。(略) 二、思考

1.表面上看A教师在这堂课里讲解清晰而简练,学生听讲认真而专注。师生彼此以“授”、“受”交互为主要方式,较为充分地参与到了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对于“反比例”的意义也能理解接受。可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特别是在尝试练习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有的一知半解表述不清,有的不知所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问题的设计顺应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更重要的是“线型通道”教学设计压缩了数学学习的探究空间,“照搬课本”的教学过程封锁了数学学习的体验途径,“问题贯穿”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感悟深度,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习惯的养成。

2. 从B教师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教师讲解的比重明显比A教师减少,讲解的内容也由单纯说教更多地转向了引导探究、适度点化和激励评价,教师真正成了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极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己去解决问题,体验概念的内涵。突破“师授生受”的模式,构建“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

3.纵观上面的《反比例》教学的课堂实例,A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即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和“圣经”,教材怎么说就怎么讲,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任务。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思维、真实体验、感悟深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教材”。而B教师则是以教材这“范本”作“凭借”、当“载体”,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并进行二度开发,从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我们可以把它说成是“用教材教”。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这一教学转变,使我们的教学过程脱去了僵硬的外衣从而显露出生机,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追寻的教学转变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