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41: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采访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面对媒体的五不沟通准则; ● 掌握面对媒体必须提防的六个陷阱。
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采访
一、面对媒体的“五不”沟通准则
在突发事件中,企业面对媒体的“五不”沟通准则包括: 第一,不拍心脏,要能够承受压力; 第二,不拍桌子,要能够控制情绪; 第三,不拍脑门,说的话要经得起推敲; 第四,不拍胸脯,不要盲目承诺; 第五,不拍大腿,不要得意忘形。
二、面对媒体必须提防的六个陷阱
【案例】
中美史克PPA危机公关
2000年11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
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的通知》,中美史克的感冒药“康泰克”与“康得”被禁止销售。年销售额7亿元的市场瞬间化为乌有。
2000年11月16日当天,中美史克公司立即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并发布了危机公关纲领:第一,坚决执行政府暂停令,暂停生产和销售;第二,通知经销商和客户立即停止康泰克和康得的销售,取消相关合同;第三,停止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
11月17日中午,中美史克全国各地的50多位销售经理被召回总部,全体员工大会召开。中美史克总经理杨伟强向员工通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宣布公司不会裁员。
11月18日,50多名销售经理带着中美史克《给医院的信》、《给客户的信》奔往全国。对于经销商,他们得到了中美史克公司明确的承诺,没有返款的不用再
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采访
返款,已经返款的以100%的比例退款,中美史克在关键时刻以自身的损失换来了经销商的忠诚。
11月20日,中美史克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媒介恳谈会,会议邀请了多家中央级及地方级媒体。这也是中美史克总经理杨伟强首次在“康泰克事件”后在媒体前露面。杨伟强强调“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是中美史克公司自始至终坚持的原则”,并表示“不停投资”的决心。
11月21日,15条消费者热线全面开通。
此后,面对部分新闻媒体的不客观报道及同行的借机炒作和攻击行为,中美史克保持了应有的冷静,并没有过多追究,只是尽力争取媒体的正面和客观报道。
与此同时,史克高层把股东请到了生产地点,以事实为依据,恢复股东对公司的信心,促使其继续投资。
2001年9月3日,中美史克对外宣布,新康泰克获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并于即日起开始上市,中美史克大规模收复失地的战役打响。
在上面的案例中,康泰克的极致就在于一夜之间丢掉一个市场,一年之内又抢回了市场,而这与其良好的危机处理意识和媒体采访应对是分不开的。对此,康泰克的董事长杨伟强曾这样总结:“我最大的成功就是没有把外部危机转化为内部危机。”
概括来说,面对突发事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必须提防六个陷阱:
1.无可奉告
很多经验表明,企业说“无可奉告”只会显示企业本身不可信或者在逃避问题。 对于这一陷阱的对策是,尽量不说无可奉告。只要企业有所准备,就应该披露一些内情,为了避免说些不利的事或无法直接回答被问的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予以转移话题,而不要总是说“无可奉告”。
例如,以下是记者与中美史克董事长杨伟强的对答: 记者:“刚才你说很快就会有结论,有什么依据?”
杨伟强:“我相信政府既然说暂停销售和使用,他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这件事情,其实,老百姓也希望尽快知道结论。”(这样就把政府抬高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记者:“如果万一得出的结论对你们不利怎么办?”
杨伟强:“当然是积极配合政府采取的任何措施,因为我们要想在中国长期发展,就必须对政府和老百姓负责。如果政府和老百姓觉得我态度摆的比较正,就会对我企业今后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这比我们暂时受一定的经济损失重要得多。”
2.找难堪
有的记者为了获取独家新闻,会要挟企业提供他们正在寻找的信息,如果企业不配合,其就会以报道不利的新闻或从其他地方查找信息来威胁,给企业制造压力。
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采访
对于这一陷阱的对策是,要冷静客观地向记者表明记者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企业不会背离自己的原则和判断,同时可以简要地解释企业为何不愿深入的原因。
例如,以下是记者与中美史克董事长杨伟强的对答:
记者:“根据你个人以及你所知道的专家意见,你认为康泰克到底有没有问题?” 杨伟强:“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看法不足为据,要想得出一个权威的结论必须有一个专家群的统一意见。”
记者:“如果说FDA顾问委员会专家的结论不够权威,那么你认为在中国有哪些专家的结论是权威的?”
杨伟强:“FDA顾问委员会专家的结论是适合PPA在美国的使用情况,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既不否定美国FDA的专家不权威,也不引火烧身。)
记者:“你有没有找自己熟悉的专家来说服政府的想法? ”
杨伟强:“专家是政府找,中国那么多专家,我怎么去找?而且你也知道,能够成为专家的人应该都是中立的,他会对自己的名声和问题本身负责,决不会出卖老百姓的利益。”(事实上,如果其回答说不去找熟悉的专家或者说找熟悉的专家,都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3.评论竞争对手
很多时候记者会要求企业对竞争对手做出评论,这些问题很自然就会涉及竞争对手的新的广告活动、企业领导或转移到新目标市场的决策,但是企业要知道这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争执和争论。
对于这一陷阱的对策是,把不谈论竞争对手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尤其在危机中,向记者说明企业的处境并争取其理解。
例如,以下是记者与中美史克董事长杨伟强的对答:
记者:“在PPA事件发生后,在利用这一市场空隙,你怎么理解?”
杨伟强:“在事情发生以后,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必然利用这个机会多占些市场份额,也有和我们代理商接触的,这很容易理解。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代理商始终和我们站在一起,这令我非常感动。”(他把这样一次机会变成了一个感恩的机会,首先理解竞争对手,同时感谢那些伙伴们)
4.谣言
有些记者为了对企业内部信息了解更深入,也许会观察企业对其事先捏造的事情有何反应,从而在无意中从一个有趣的角度涉及到关键的主题。
对于这一陷阱的应对策略是,如果谣言不是真的,就立即加以否定,还要注意给出企业合理的理由,最好随时准备好一些有利于企业申辩的材料,以便更有说服力的答复这些问题。
例如,以下是记者与中美史克董事长杨伟强的对答:
记者:“PPA事情出来后,读者给我们打电话说,他吃康泰克有副作用,康泰克早就应该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