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选择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53: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绪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 ABD ) A、学习要求的变化 B、生活环境的变化 C、求知欲望的变化 D、社会活动的变化

2、大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和提高( A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A、独立生活能力 B、自主学习能力 C、社会交往能力 D、是非判断能力

3、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需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这些理念包括( ABCD ) A、自主学习的理念 B、全面学习的理念 C、创新学习的理念 D、终身学习的理念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 C)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奇思异想 B、瞬间顿悟 C、求真务实 D、封闭蛮干

5、一般来说,优良的学风应包含( ABCD)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6、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 C )的优良学风。 A、求实 B、一丝不苟 C、勤奋

D、敢为人先

7、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是( BC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当今时代,( B )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国际地位 B、科技文化 C、自然资源 D、民主政治

9、2006年3月4日,( A )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持做到“八荣八耻”。 A、胡锦涛 B、江泽民 C、温家宝 D、李长春

10、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 ABD ) A、和平 B、发展 C、平等 D、合作

11、成为( ABCD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A、德 B、智 C、体 D、美 12、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从司马光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BD ) A、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C、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D、德是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13、大学的全面发展,就是( BCD )的全面提高 A、职业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健康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14、学习和实践( D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 ABD ),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A、价值取向 B、道德规范 C、理论指南 D、行为准则 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 D )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主义

17、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形成“( ABCD )”的文明风尚。 A、知荣辱 B、讲正气 C、树新风 D、促和谐 18、“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文章是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写的悼词,这个普通战士是( B )。 A、雷锋 B、张思德 C、王杰 D、白求恩

19、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 ACD )。 A、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B、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C、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D、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0、《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陷,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要注重( C )。 A、学习科学理论 B、理论联系实际 C、知与行相统一 D、多思考深理解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ABD。大学生活相对于中学生活来说,最显著的变化是:学习要求上更需要有主动性和

创造性;生活环境上需要大学生在学会过集体生活的同时学会独立处理生活学习上的实际问题;社会生活上要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作为学生,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行。

2、A。大学生活要求同学们自主独立,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有更多地依靠自己去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所以,大学生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ABCD。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根据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大学生需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4、C。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而ABD选项都是在理解“创新学习”概念上的误区。

5、ABCD。养成优良的学风,应该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所以,ABCD四个选项都是优良学风的内容。

6、C。勤奋的优良学风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勤奋的学风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7、BC。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B。当今世界,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

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所以,科技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9、A、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分组讨论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0、ABD。大学生在完成历史新使命时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大学生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ABCD。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12、BD。司马光这句话的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大学生成才需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培养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人才。可见,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13、BCD。党的十六大把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列为我国民族素质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所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14、D。大学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既需要着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又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就是要澄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所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

15、AB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所以,它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但它并不是理论指南。

16、D。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认为指导。

17、ABCD。然后006年5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出《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为目标,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18、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发表的讲演,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以新闻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发表。张思德是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演讲中指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9、ACD。本题主要考查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专业课所具有的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并不专门传授给学生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故B项不选,ACD项均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20、C。“慎独”是指人们在独处或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准则思

考和行动,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是一种境界更高的道德修养方法,强调知与行的相统一,这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必须注重的方法之一。 第一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D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信念 B、信仰 C、志向 D、理想

2、理想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超前性 B、实践性 C、时代性 D、多样性

3、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BC )。 A、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B、理想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C、理想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 D、理想只是人们的主观意志 4、( B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信仰 B、信念 C、理想 D、毅力

5、信念具有以下哪些基本特征?( AC ) A、稳定性 B、科学性 C、坚定性

D、现实可能性

6、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D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7、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8、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 B )是其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