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要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1:15: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重庆市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要点

为深入贯彻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进一步简政放权,按照《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整体评价工作实施细则》关于开展区域水土保持整体评价的有关要求,为加快推进和规范区域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提高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总体要求

(一)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依法保护区域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应当依据批复设立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所对应的区块范围,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选取已建和近期建设区域统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三)区域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为5年,服务期满后由区域管理机构组织开展方案实施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完善下阶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四)水土保持方案中需明确区域管理机构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及防治范围。

(五)要从水土保持角度科学合理地对区域整体规划进

行分析与评价,着重分析评价制约性因素、占地、竖向布置及土石方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弃渣处理建议。

(六)对近期(方案服务期)实施的区域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初步估算工程量及投资,对远期实施的区域和区域内建设项目提出相应防护要求。

(七)应对区域管理机构提出水土保持组织管理、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后续工作要求。

(八)区域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区域管理机构需将方案内容和批复要求与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批准的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和措施体系,结合本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细化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落实水土保持投资,开工前填写水土保持方案登记表(附件1)向区域所在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园区管理机构报备。

二、区域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内容 区域水土保持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前言。简明扼要介绍区域设立背景、区域规划概况,方案编制的依据,方案服务期等内容。

(二)区域规划概况。介绍区域地理位置、功能定位与规模、总体布置、竖向布置、开发进度、拆迁安置、开发建设现状等。

(三)区域水土流失分析与评价。介绍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开展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区域建设可能

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

(四)区域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开展区域表土资源调查评价,对区域选址进行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对区域占地、土石方平衡、竖向布置、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未考虑或考虑不完善的内容,从水土保持角度进行补充完善。

(五)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明确区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责任主体,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确定防治目标,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水土保持监测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六)方案实施保障措施。从组织管理、后续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区域内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保障措施。

三、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要点 1前言

1.1区域规划背景

介绍区域设立背景、区域规划工作开展情况、区域开发建设现状,明确区域管理机构等。

1.2编制依据

列明法律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相关技术资料等。

1.3方案服务期

方案服务期为方案批复后5年。 1.4方案特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