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练习与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9:43: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答:双束近似是为了满足运动学原理,单束成像是为了获得确定操作反射下的衍射衬度像。拍摄相应的衍射花样是为了准确地解释衍射衬度像。

84. 晶格条纹像和结构像有何异同点?二者成像条件有何不同?

答: 晶格像是以透射波和同晶带的衍射波干涉生成晶格条纹,晶格像广泛用在晶格缺陷、界面、表面和相变等领域的研究上,期刊杂志上发表的大多数高分辨电镜图像是二维晶格像。

结构像是透射束加多个衍射束在平行晶带轴条件下成像,要满足谢尔策欠焦。结构像最大特点是像衬度可以直接观察到单胞中原子及其排列的情况,或与模拟像进行比较可以确定衬度与样品原子及排列的对应关系,因此结构像可以在原子尺度上定量研究晶体结构和缺陷结构。

85. 欠焦量和样品厚度对相位衬度有何影响?

答:欠焦量是影响相位衬度的关键因素,只有在最佳欠焦量下(满足谢尔策欠焦条件)才能获得高相位衬度;样品厚度也是影响相位衬度的重要因素,随样品厚度增加,透射波和衍射波的振幅、相位随之而变,成像机制也发生改变,逐渐由相位衬度转变为振幅衬度。

86. 扫描电子显微镜有哪些特点?

87. 电子束和固体样品作用时会产生哪些信号?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

答:和光学显微镜相比,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能连续改变放大倍率,高放大倍数,高分辨率的优点;扫描电镜的景深很大,特别适合断口分析观察;背散射电子成像还可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

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相比,扫描电镜观察的是表面形貌,样品制备方便简单。

26. 电子束和固体样品作用时会产生哪些信号?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

答:具有高能量的入射电子束与固体样品表面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发生作用,产生下图所示的物理信号: 1:背散射电子

51

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弹性背散射电子是指被样品中原子核反弹回来的散射角大于90°的那些入射电子,其能量基本上没有变化。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是入射电子和核外电子撞击后产生非弹性散射而造成的,不仅能量变化,方向也发生变化。

背散射电子的产生范围在1000 ?到1 mm深,由于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散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分分析。 2: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是指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来自表面50-500 ?的区域,能量为0-50 eV。它对试样表面状态非常敏感,能有效地显示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由于它发自试样表面层,入射电子还没有较多次散射,因此产生二次电子的面积与入射电子的照射面积没多大区别。所以二次电子的分辨率较高,一般可达到50-100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通常就是二次电子分辨率。二次电子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不明显,它主要决定于表面形貌。 3.吸收电子

入射电子进入样品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假定样品有足够厚度,没有透射电子产生),最后被样品吸收,此即为吸收电子。入射电子束射入一含有多元素的样品时,由于二次电子产额不受原子序数影响,则产生背散射电子较多的部位其吸收电子的数量就较少。因此,吸收电流像可以反映原子序数衬度,同样也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的微区成分分析。 4.透射电子

如果样品厚度小于入射电子的有效穿透深度,那么就会有相当数量的入射电子能够穿过薄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样品下方检测到的透射电子信号中,除了有能量与入射电子相当的弹性散射电子外,还有各种不同能量损失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其中有些待征能量损失DE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和分析区域的成分有关,因此,可以用特征能量损失电子配合电子能量分析器来进行微区成分分析。 5.特性X射线

特征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以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一种电磁波辐射。发射的X射线波长具有特征值,波长和原子序数之间服从莫塞莱定律。因此,原子序数和特征能量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利用这一对应关系可以进行成分分析。如果用X射线探测器测到了样品微区中存在某一特征波长,就可以判定该微区中存在的相应元素。 6.俄歇电子

如果原子内层电子能级跃迁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DE不以X射线的形式释放,而是用该能量将核外另一电子打出,脱离原子变为二次电子,这种二次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因为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壳层能量,所以它们的俄歇电子能量也各有特征值,一般在50-1500 eV范围之内。俄歇电子是由试样表面极有限的几个原于层中发出的,这说明俄歇电子信号适用于表层化学成分分析。

88.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和信号种类有关?试将各种信号的分辨率高低作一比较。 答: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和信号种类是有关的.具体比较如下表: 信号 二次电子 背散射电子 吸收电子 特征x射线 俄歇电子

52

分辨率 5-10 50-200 100-1000 100-1000 5-10 二次电子和俄歇电子的分辨率最高,而特征x射线调制成显微图象的分辨率最低. 电子束进入轻元素样品表面后会造成一个滴状作用体积.入射电子束在被样品吸收或散射出样品表面之前将在这个体积内活动.

如图:

89.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调节的?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作一比较。

答: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通过扫描放大控制器调节的,光栅扫描的情况下,扫描区域一般是正方形的,对高分辨率显像管,其最小光点尺寸为0.1mm,当显像管荧光屏尺寸为100×100mm时,一幅图像约由1000条扫描线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Ac/As,其中Ac是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振幅,通常照相用的阴极射线管荧光屏尺寸为100×100mm,即Ac=100mm,而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振幅AS可根据需要通过扫描放大控制器来调节。因此荧光屏上扫描像的放大倍数是随As的缩小而增大的。例如As=1mm放大倍数为100倍;As=0.01mm,放大倍数为1万倍,可见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的倍数的调整是十分方便的。目前大多数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从5倍到30万倍连续调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电子图像对于所观察的试样区的线性放大倍数率。其放大倍数是通过三级成像放大系统实现的。三级成像放大系统由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组成。物镜是成像系统的第一级放大透镜,它的分辨率对整个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影响最大,因此通常为短焦距、高放大倍数(例如100倍)强磁透镜。中间镜是长焦距、可变放大倍数(例如0-20倍)的弱磁透镜。当放大倍数大于1时,进一步放大物镜所成的像当放大倍数小于1时,缩小物镜所成的像。投影镜也是短焦距、高放大倍数(例如100倍,一般不变)的强磁透镜,其作用是把中间镜的像进一步放大被投射在荧光屏或照相底板上。

高放大倍数成像时,物经物镜放大后在物镜和中间镜之间成第一级实像,中间镜以物镜的像为物进行放大,在投影镜上方成第二级放大像,投影镜以中间镜像为物进行放大,在荧光屏或照相底板上成终像。可获得20万倍的电子图像。

中放大倍数成像时调节物镜励磁电流,使物镜成像于中间镜之下,中间镜以物镜像为“虚像”,在投影镜上方形成缩小的实像,经投影镜放大后在荧光屏或照相底板上成终像。可获得几千到几万倍的电子图像。

53

低放大倍数成像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减少透镜使用数目减小和减小透镜放大倍数。例如关闭物镜,减弱中间镜励磁电流,使中间镜起着长焦距物镜的作用,经投影镜放大后成像于荧光屏上。可获得几十到几百倍、视域较大的图像,为检查试样和选择、确定高倍观察区提供方便。

90. 表面形貌衬度和原子序数衬度各有什么特点?

答: 表面形貌衬度是由于试样表面形貌差别而形成的衬度。利用对试样表面形貌变化敏感的物理信号调制成像,可以得到形貌衬度图像。形貌衬度的形成是由于某些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其强度是试样表面倾角的函数,而试样表面微区形貌差别实际上就是各微区表面相对于入射电子束的倾角不同,因此电子束在试样上扫描时任何两点的形貌差别,表现为信号强度的差别,从而在图像中形成显示形貌的衬度。二次电子像的衬度是最典型的形貌衬度。由于二次电子信号主要来自样品表层5-10nm深度范围,它的强度与原子序数没有明确的关系,而仅对微区刻面相对于入射电子束的位向十分敏感,且二次电子像分辨率比较高,所以特别适用于显示形貌衬度。

原子序数衬度是由于试样表面物质原子序数(或化学成分)差别而形成的衬度。利用对试样表面原子序数(或化学成分)变化敏感的物理信号作为显像管的调制信号,可以得到原子序数衬度图像。背散射电子像、吸收电子像的衬度都含有原子序数衬度,而特征X射线像的衬度就是原子序数衬度。粗糙表面的原子序数衬度往往被形貌衬度所掩盖,为此,对于显示原子序数衬度的样品,应进行磨平和抛光,但不能浸蚀。

91. 和波谱仪相比,能谱仪在分析微区化学成分时有哪些优缺点?

答: 能谱仪全称为能量分散谱仪(EDS)。

Si(Li)能谱仪的优点: (1)分析速度快

能谱仪可以同时接受和检测所有不同能量的X射线光子信号,故可在几分钟内分析和确定样品中含有的所有元素,带铍窗口的探测器可探测的元素范围为11Na~92U,20世纪80年代推向市场的新型窗口材料可使能谱仪能够分析Be以上的轻元素,探测元素的范围为4Be~92U。

(2)灵敏度高

X射线收集立体角大,由于能谱仪中Si(Li)探头可以放在离发射源很近的地方(10㎝左右),无需经过晶体衍射,信号强度几乎没有损失,所以灵敏度高(可达104cps/nA,入射电子束单位强度所产生的X射线计数率)。此外,能谱仪可在低入射电子束流(10-11A)条件下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分析的空间分辨率。

(3)谱线重复性好

由于能谱仪没有运动部件,稳定性好,且没有聚焦要求,所以谱线峰值位置的重复性好且不存在失焦问题,适合于比较粗糙表面的分析工作。

能谱仪的缺点: (1)能量分辨率低

峰背比低。由于能谱仪的探头直接对着样品,所以由背散射电子或X射线所激发产生的荧光X射线信号也被同时检测到,从而使得Si(Li)检测器检测到的特征谱线在强度提高的同时,背底也相应提高,谱线的重叠现象严重。故仪器分辨不同能量特征X射线的

54

能力变差。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130eV)比波谱仪的能量分辨率(5eV)低。

(2)工作条件要求严格

Si(Li)探头必须始终保持在液氦冷却的低温状态,即使是在不工作时也不能中断,否则晶体内Li的浓度分布状态就会因扩散而变化,导致探头功能下降甚至完全被破坏。

92. 原子发射光谱是怎么产生的?其特点是什么?

答: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样就得到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特点是线状光谱。

93. 解释下列名词:(1)分析线、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2)定量分析内标法中的内

标线、分析线对。

答:(1)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 分析线。以基态为跃迁能级的光谱称为共振线,或者说具有最低激发电位的谱线称为共振线,一般说是该元素的最强谱线。灵敏线 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 最后线 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答:(2)在分析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根谱线,称为分析线;再在基体元素(或加入定量的其它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根谱线,作为内标线。这两条线组成分析线对。然后根据分析线对的相对强度与被分析元素含量的关系式进行定量分析。

94. 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什么选择共振线作吸收线?

答:共振线是元素的特征谱线,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

95. 解释下列名词:(1)谱线半宽度;(2)积分吸收;(3)峰值吸收;(4)锐线光源。

(1)谱线半宽度:在吸收线轮廓上,峰值吸收值一半处的频率或波长称为吸收线的半宽度。(2)积分吸收:在吸收线轮廓内,以吸收系数对频率积分称为积分吸收。

(3)峰值吸收:吸收线中心频率处的吸收系数K0为峰值吸收系数,简称峰值吸收。 (4)锐线光源:能发射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

96. 原子荧光光谱是怎么产生的? 有几种类型?

答: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属光致发光,也是二次发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后,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原子荧光可分为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等三种类型

97. 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哪些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及可见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答:电子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ΔΕ大小顺序为:n→π* < π→π* < n→σ* < σ→σ* ;其中n→π* < π→π两类跃迁能在紫外及可见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