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3:0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名词解释

1. C值及C值反常反应: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真核细胞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就是C值反常现象。

2. 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分为两股单链,各自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从亲本完全接受过来,另一股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碱基序列一致。

3. 复制叉:复制中的DNA分子,末复制的部分是秦代双螺旋,而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呈丫状叫做复制叉。

4.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过程中,后滞链的合成先按5’-3’合成若干不连续的小片段,然后再连接成完整的链。这些小片段最早由冈崎发现。

5. 单链DNA结合蛋白:结合单链DNA的蛋白,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完整。

6. 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7. 引发体:复制的起始含有解螺旋酶.DNA 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

8. DNA损伤: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突变体称为DNA损伤。

9. AP位点: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B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的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0.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11. 端粒酶:在真核生物复制终止后,催化染色体端粒延伸的酶。由端粒酶RNA端粒酶协同蛋白,端粒酶逆转录酶等几部分组成。

12. 基因突变:基因结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信息的改变,从分子水平上来看,突变就是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13. 错义突变:由于碱基对的取代,使原来可以翻译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另外一种氨基酸密码子的突变。

14. 无义突变: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可能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这种突变称为无义突变。

15. 中心法则: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最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体传递给DNA分子。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称为中心法则。

16. 切除修复: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部分切除,以互补链为模板合成出空缺的部分,使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称。

17. 重组修复:DNA在有损伤的情况下也可以复制,复制时子代链跃过损伤部位并留下缺口,通过分子间重组,从完整的另一条母链上将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合成的多核苷酸的序列补上母链的空缺,此过程称重组修复。

18. 错配修复:是对DNA错配区的修复,通过母链甲基化原则找出区分母链与子链,聪耳修正子链上错配的碱基。

19.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0. 编码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又称意义链。

21. 8因子:是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的一个亚基,是聚合酶的别构效应物,帮主聚合酶专一性的识别并结合模板链上的启动子,起始基因的转录。

22.转录因子:能直接或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称反式作用因子。在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D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

23.核内不均一RNA: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mRNA前体分子,分子量大,并且不均一,含有许多内含子。

24. mRNA编辑:是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加工的一种方式。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通过转录后的mRNA剪切加工,可产生多用途径的分化,因此,mRNA编辑又称分化加工。 25. RNA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因为经过编辑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的变化。

26. cDNA:互补DNA,是以mRNA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单链。

27. 不对称转录:在DNA分子双链上某一区段,一般链用作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链上。

28. 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苷序列。

29. RNA的剪接:一个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都转录在一条原初转录本RNA分子中,把内含子切除,外显子连接起来,才能产生成熟的RNA分子,这个过程叫做RNA的剪接。 30. RNA选择性剪接:是指不同的剪切方式从一个mRNA前体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

31. 内含子的变位剪接: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内含子通常是有序或组成性地从mRNA前体中被剪接。然而,在个体发育或细胞分化的某个或某些特定阶段可以有选择性的越过某些外显子或某个剪切位点进行RNA剪接,产生出组织或发育阶段特异性mRNA,称为内含子的变位剪接。

32. GU-AG法则:多数细胞核mRNA前体中内含子的5’边界序列为GU,3’边界,序列为AG。因此,GU表示供体先借点的5’端,AG代表接纳体衔接点3’端序列。习惯上,这种保守序列模式称为GU-AG法则。

33. p因子:存在于大肠杆菌中,在遗传信息转录的终止阶段起作用的蛋白性因子。

34. 抗终止因子:能够在特定位点组织转录终止的异类蛋白质。他们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帮主RNA聚合酶越过具有茎环结构的终止子继续转录目标RNA。

35. 顺反子:遗传学上将编码一个多肽链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

36. 翻译:以mRNA为模板,氨酰-tRNA为原料直接供体,在多种蛋白质因子和酶的参与下,在核糖体上将mRNA分子上的核苷酸顺序表达为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7. 密码子:mRNA中碱基顺序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密码实现的,mRNA中每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38. 摆动假说:Crick为解释反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以及许多氨基酸有2个以上的密码子的问题而提出的假说。

39. 肽基转移酶: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酶,它能催化正在延伸的多肽链与下一个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链。

40. 氨酰-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和tRNA相结合的特异性酶。

41. 同工tRNA:指几个代表想通氨基酸,能够被一个特殊的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tRNA。

42. SD序列:早在1974年,Shine就发现,几种细菌小亚基rRNA3’末端顺序为:5’—ACCUCCUA—3’,它可以和mRNA中离AUG顺序5’侧约9-13个碱基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碱基AGGA或GAGG互补,后来称此区域为SD。

43. 多核糖体:mRNA同时与若干个核糖体结合形成的念珠转结构,称为多核糖体。

44. 核定位序列:蛋白质中的一种常见的结构域,通常为一短的氨基酸序列,它能与核载体相互作用,将蛋白质运进细胞核内。

45. 操纵子:原核细胞的数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和其上游的调控序列组成操控子。

46. 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47. 信号肽:常指新和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至少含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中部有一高度疏水区以通过细胞膜。

48. 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序列启动相关的顺势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一段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49. 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50. 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51.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52.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53. 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54. 重叠基因:具有部分共用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即同一段DNA携带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蛋白质的编码信息。重叠部分可再调控区,也可再结构基因区。常见于病毒和噬菌体基因组中。

55. 载体:能再连接酶的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

56. 基因组DNA文库:指将某生物的全部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或机械力量切割成一定长度的DNA片段,再与合适的载体在体外重组并转化相应的宿主细胞获得所有阳性菌落。

57. 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个体之间,DNA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若因此而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称为RFLP。

58. SNP:即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在基因组中不同个体的DNA序列上的单个碱基差异。同一个位置上的每个碱基类型叫做一个等位位点。

59. 反义RNA: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的mRNA互补的RNA称为反义RNA、

60. 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61. 核酸探针:探针是指能与某种大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之后可以检测出来的生物大分子。核酸探针是指能识别特异碱基顺序的带有标记的一段DNA或R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