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58: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社会体育导论 课程编号:102123001 总学时数:32 学 分:2 学时分配:讲授3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社会体育导论》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本课程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人才服务,注重社会体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基本关系,注重人文精神。其前身是《群众体育学》、《社会体育学》。《社会体育导论》的出现是对《社会体育学》一次精细的分化发展,是科学进步的表现,突出了以“社会体育”为主的概念体系。

社会体育专业要求本科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方法,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社会体育指导与教学、体育经营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为社会体育的科研等方面工作培养储备人才。

教学要求:

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社会体育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有关社会体育领域的的基本概念、社会体育活动内容、原则、指导方法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借助实际中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理论知识结构的内涵,旨在开拓学生的思路,自觉将体育活动指导与实践相联系,使学生明确社会体育发展的本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社会体育活动参与,增进群众体质健康,丰富群众活动内容,为促进全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提高学生的认识与理论水平。 三、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选择案例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拓展和实践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引导学生自觉阅读社会体育领域相

关资料,有意识将社会体育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相统一,强化社会体育活动开展与指导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学会用社会体育的理论知识指导群众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对于社会体育的本质、体育人口的概念、判定标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前景,存在问题;社会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指导方法;社会体育参与的概念、形式与影响因素。对于国内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与历程以及存在问题均能有所了解,能够清晰把握的社会体育的学科体系框架,了解国内外大众健身的方法、内容手段,对于休闲体育、终身体育、康复体育、体育社团等知识点的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

怎样清晰地掌握各类概念,对于如何把握好社会体育活动指导的原则与方法,利用社会体育理论知识解决社会体育发展中产生的存在于当前社会体育中的主要社会问题是难点之一;另一难点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方法(系统论)和手段的指导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

绪论 讲授内容:

一、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 (一)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三)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二、社会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体育学科方法论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实地研究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掌握学习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2、能够掌握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能够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与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掌握社会体育学科研究对象与方法,国内外社会体育学科发展的现状,社会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前景。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教学法等。 学时分配:2

作业形式:1、社会体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试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意义与发展前景。

第一章 社会体育概述 (一)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二)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简况 (四)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社会体育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与学科体系; 2、能够了解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国外大众体育兴起的背景与发展简况有所了解。;

3、能够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国外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与发展的简况,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学时分配:2

作业形式:1、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背景与发展简况。

2、休闲体育、终身体育、全民健身、大众体育等名词的概念。

第二章 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讲授内容:

(一)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二)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三)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四)社会体育与社会文化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的关系,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生产方式对社会体育发展的影响;

2、能够了解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的关系;

3、 能够了解亚健康的概念与健康(www.xfanwen.com应用文查看更多内容)

的标准,把握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