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7 16:56: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审计机关 备费动用方案。 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考点五: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的内容

我国完整的政府预算系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能够统筹安排使用的资金,应当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预算体系 具体内容 一般公共1.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预算 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目前我国每年统计公报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数字,是就一般公共预算而言的。 政府性基1.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金预算 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国有资本1.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3.从2010年开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交全国人大审查批准。 社会保障1.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政府公共预算预算 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2013年正式提交全国人大。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依法建立,规范统一;二是统筹编制,明确责任;三是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四是相对独立,有机衔接;五是收支平衡,留有结余。 3.社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预.

.

算,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金。 考点六: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运行的基本规则,是有关政府预算活动的各种法规制度,是纳税人及其国家权力机关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一般是通过“预算法”的形式予以确定。 预算编制部门预算1.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制度 制度 基本形式。是以部门为预算主体的综合预算。 2.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①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②项目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 预算外资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金纳入预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算管理 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建立国库(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制度(是集中收付(2)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预算实施制度 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的关键环国库或财政专户。 节) (3)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 实行政府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集中采购采购制度 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公开招标与非公开招标相结合;委托采购与自行采购相结合。 考点七: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二)推进预算、决算公开 (三)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四)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削减支出或增列赤字并在经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批准的国债余额限额内发债平衡; (五)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六)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七)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第十五章 财政管理体制

考点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考点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及类型 一、内容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 置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1.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划分 容。 2.事权或支出划分原则:技术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和受益原则。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1.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2.收入划分原则:恰当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调控功能强、收入份额大、流动性大、收益与负担不直接对应的收入归中央政府)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二、类型

财政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模式 “州余权主义”原则。 (美国)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

.

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 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财政单一制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模式 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法英日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地方政韩) 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考点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分税制内容

项目 内容 中央固定收入 关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 地方固定收入 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中央和地方共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享收入(同经(印花)税。 济发展直接相(1)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关的主要税(2)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种) 40%;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所得税分享改革。 (3)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97%,地方3%。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1.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①适度加强中央事权

②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③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 ④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

2.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

.

根据税种属性,遵循公平、便利和效率原则,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

将其余具有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影响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 考点四: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

3.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4.通常情况下,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和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5.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1)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2)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6.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

(1)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2)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

考点一:财政政策的功能和目标:

(1)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

(2)目标: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考点二: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如何使用,关键是理解“花钱”二字) 财政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政策 总需求 总需求 (繁荣,少花钱抑制(萧条,多花钱刺激总需求) 总需求) 预算缩小支出规模、保持扩大支出规模,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