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师大 世界地理学期末复习 杨青山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9:0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罗斯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中下游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流比降很小,容易泛滥。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勒拿河全长4 400 km,河口处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等。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矿产、水能、森林等资源尤为突出。

煤田主要有库茨巴斯、伯朝拉、坎斯克—阿钦斯克、莫斯科附近煤田和南雅库特煤田。 最大的铁矿区: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

丰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在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科米自治共和国、萨哈林岛等。

31、俄罗斯经济地域体系分析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的不均衡,俄罗斯形成了东、西两大经济地带。

1)西部经济地带指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它是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俄罗斯最早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起来的。这里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生产发达,是俄罗斯经济建设基地。但西部地带也存在环境问题,建设用地、工业用水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和原材料自

给率不断下降。西部经济地带主要包括中央区和乌拉尔区。

⑴ 中央区 中央区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以莫斯科为中心,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工业区,以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为最主要,农业也很发达。

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铁路网稠密。莫斯科河、奥卡河、伏尔加和莫斯科河构成环形水路,莫斯科是本区也是全国的交通枢纽,11条电气化铁路和13条公路四通八达。 ⑵ 乌拉尔区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但水资源分布不均。

乌拉尔区的经济规模仅次于中央区、西北区、居俄罗斯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

农业主要分布在本区南部,北部寒冷不宜耕作。农产品主要满足区内需要,输入畜产品、蔬菜、水果和砂糖。

2)东部地带是指俄罗斯亚洲地区,是17世纪以来沙俄向外扩张所取得的领土,虽然进行了一些移民垦殖,但经济仍十分落后。东部地带资源丰富,各种燃料动力资源、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森林资源储量大,这对东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建设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巨大的支撑力。

西西伯利亚南部是俄罗斯重要粮食基地。而且,本区畜牧业也很发达。

32、非洲的气候特点

“热带大陆”

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只有南北两端以及局部山地的年平均气温低于20 ℃。

降水量地区分布的极端不平衡

赤道附近及一些山地迎风坡降雨量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雨区。但全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最干旱的地区则形成了沙漠。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有“干旱大陆”之称。

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附近为全年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南北两侧依次为夏雨冬干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全年少雨的热带干旱气候和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形成这样的气候分布特征主要原因有:非洲大陆地势起伏和缓,缺少庞大的高原和山脉,赤道中贯,以及大陆最南点和最北点到赤道的距离大致相等等自然条件。

33、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①世界超级经济大国: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贸易额、对世界经济的作用与影响等方面。经济的国际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市场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国际化。

②三大产业结构均发达的经济结构。工业部门齐全,高新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均十分发达;农业高度现代化,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综合发展、专业化、地域化、商品化、机械化、集约化,以致社会化的农业

a) 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软化”(服务化) b)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 c)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专业化 ③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极高

④经济地域发展趋向均衡化: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的兴起与东北部和中西部“冷冻地带”的相对衰落

东北部发展最早,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制造业发达,而西南部20世纪70年代后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新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1)经济持续增长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34新经济

狭义:指信息技术产业和网络经济(包括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业务)。

广义: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和新模式,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等。(基于信息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信息为主导,以网络为载体,其核心内容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 实质是指信息化和全球化

35、墨西哥文化

首先,墨西哥位于墨西哥高原上,北部因其地势较高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而且温凉、干燥的气候;南部为低地,气候湿热。耕地占国土面积13%,草场和森林面积广大,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8%和21%,发展农牧业条件较为优越。

其次,矿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其以油气和银矿突出,工矿业一直是墨西哥经济主要支柱。

第三,墨西哥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阿兹特克文化,成为旅游业主要吸引因素。

第四,美、墨之间长达3100km的边界,成为墨西哥进入北美经济圈的地利条件。

36、巴西

①高原与平原为主的地形

②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全境气温较高。巴西河流众多,主要属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三大水系。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径流量均居世界第一,它以每年3 800×108 m3的流量注入大西洋,占世界河流总流量的1/9。亚马孙河航运便利,吃水4 m深的海轮可以上溯到秘鲁的伊基托斯。 第二大河流圣弗朗西斯科河自巴西高原东南部流向东北干旱地区,不仅灌溉农田,还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巴拉那河上游流经巴西高原南部,急流瀑布很多,所蕴藏水能资源极为可观。全国发电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巴拉那河水系。

③东南部 包括米纳斯吉拉斯、圣埃斯皮里图、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四州。面积仅占全国的11%,却集中了全国44%的人口,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这里集中了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等全国最大的三个城市,以这三大城市构成的三角地区集聚了巴西工业的精华。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以集约化的混合农业为其特色。商品性的咖啡、甘蔗、可可、柑橘等的生产主要集中于该区。

圣保罗为巴西第一大城市,也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是著名的天然良港。为巴西最大的金融、文教中心以及全国第二大工业中心和最大的商港。市区人口800多万,若加上郊区为人口超1 000万的特大城市。

37、澳大利亚

①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

随着气候类型自大陆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分布图式,其自然带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图式,即外缘是森林,向内陆是广阔的干草原,大陆中央和西岸是荒漠。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由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减少,呈独特的半环状分布。

(一)森林带: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丰富的东部、北部和西南部湿润地区。 1.热带常绿雨林

这一植被类型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反映,分布在昆士兰州东部沿海地带。 2.干燥热带森林和疏林

这种森林的分布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大体一致。大部地区降水量约500~1 000 mm,北部沿海超过1 000 mm,自北向南,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具有干湿季节交替的特征。 3.湿润亚热带森林

这一类型分布于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东部沿海地带,它反映亚热带湿润气候的特征,由硬叶常绿乔木组成。 4.干燥亚热带森林和疏林

大陆西南部和墨累-达令平原东南部发育着由硬叶常绿乔木和灌木所构成的比较开敞的森林。它反映夏干冬雨气候特征,乔木和灌木具有各种适应夏季干旱的特点。 (二)干草原带

这一类型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主要是在西澳大利亚州西部、大陆北部和东部的内陆。降水量少于700 mm,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 (三)荒漠带

澳大利亚荒漠分为热带荒漠和亚热带荒漠两种类型。大陆中部南回归线两侧,气候十分干旱,沙漠遍布,属热带荒漠。30°S以南的大澳大利亚湾沿岸为亚热带荒漠,属于年降水量在250~500 mm的地区,主要发育着以灌木和半灌木为主的群落。 经济发展特征

38、南极洲四点

极点: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 冰点:俄罗斯东方站

磁点:法意联合建立的迪蒙迪维尔站

高点:中国昆仑站(80°25′01″S 77°06′58″E),海拔4087米,距离南极冰穹7.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