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滑稽列传课后知能检测苏教版选修《史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19:3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滑稽列传课后

知能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召有司案图

B.请奉盆缻秦王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秦自缪公以来

【解析】 A项,“案”同“按”,B项,“缻”同“缶”,D项,“缪”同“穆”。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人遗赵王书 遗:给、送给 .B.秦贪,负其强 负:倚仗 .C.间至赵矣 间:从小路 .D.而君幸于赵王 幸:幸运 .

【解析】 “幸”的意思为“宠爱”。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二策?①均之.

A.?

?②即患秦兵之来?.?无人?①王必.B.??欲急臣?②大王必.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C.??空言求璧?②以.

?诸侯?①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D.

?②设九宾于廷?.

【解析】 A项,①指示代词,这;②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项,均为副词,如果。C项,①介词,凭借;②介词,用,拿。D项,①介词,被;②介词,在。

【答案】 B

1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于是相如前进缻 ..D.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

【解析】 A项,“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B项,“约束”古义:条约,协议;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C项,“前进”古义:走上前去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D项,“攻城”古今均为“攻占城池”之意。

【答案】 D

★5.(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3题)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不辱于诸侯 A.我为赵将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而君幸于赵王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解析】 A项为判断句。例句与B、C、D三项均为被动句。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阅读“既罢归国,……为刎颈之交”, 完成6~9题。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位在廉颇之右 右:右边 .B.相如引车避匿 引:拉 .C.臣等不肖,请辞去 辞:辞谢 .D.不欲与廉颇争列 争列:争位次 ..

【解析】 A项,“右”为“上”之意;B项,“引”为“掉转”之意;C项,“辞”为“告辞”之意。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为赵将?.??之下?②不忍为.

?③徒慕君之高义也?.

??以吾两人在也?④ 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 为:①动词,是;②动词,处在。徒:③④均为副词,只是。 【答案】 C

8.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B.吾羞,不忍为之下 C.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D.而相如廷叱之

【解析】 B项,“羞”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羞耻;C项,“朝”名词作动词,上朝;D项,“廷”名词作状语,在廷堂上。

【答案】 A 9.翻译下列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中“所以,亲戚,徒,……者,……也(句式)”是翻译的关键点。(2)句中“孰与”的固定结构是关键点。(3)句中“所以,先、后”是关键点。

【答案】 (1)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只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2)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个厉害?(3)我之所以这样的退让,是因为要把国家的急难放在首要位置,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次要的位置啊。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赵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

3

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铁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 .候:即军候,负责侦察敌情的军士。 B.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 .间:间谍。 C.乃卷甲而趋之 .趋:追赶。 D.胥后令邯郸 .胥:通“须”,等待。

【解析】 C项,“趋”译为“快速进发”。 【答案】 C

1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②赵奢纵兵击之 ③国弱则诸侯加兵 ④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 ①放纵,②率领、指挥,③国家,④国都。 【答案】 B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

A.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

C.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

【解析】 A项,于:介词,向/介词,表被动。B项,以:均为连词,用来。C项,为:介词,作为/介词,给。D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答案】 B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奢杀了平原君的手下,而平原君丝毫不计较,还把他推荐给赵王并委以重任,反映了平原君任人唯贤的宽广胸襟。

B.赵奢能力排众议,主张出兵解阏与之围,并阐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 C.赵奢在距离邯郸三十里的地方停留二十八日而不进军,目的是麻痹秦军,以出奇制胜。

D.赵奢接受了军士许历的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占据有利地形,因而一举打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

【解析】 A项,“而平原君丝毫不计较”与原文不符。 【答案】 A

14.将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像您这样地位高贵的人,能带头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也就都会奉公守法;大家都奉公守法,那么国家就会强大;国家一强大,赵王的地位也就安稳了,那时您作为赵王的亲属,难道还怕被人轻视吗?(2)赵奢手下有一个名叫许历的出来请求发表一点有关作战的意见,赵奢说:“让他进来。”

【参考译文】

5

赵奢原是赵国的一个征收田赋的官吏。有一次他征收租税时,平原君的家里不肯交租,于是赵奢就按照国家法律一连杀掉了平原君家的九个管家。平原君大怒,想要杀赵奢。赵奢对平原君说:“您是赵国的贵公子,现在我要是对你们家的人放任不管,不按照国家的法令办事,那国家的法令就要失效;法令失效,国家的实力就要衰落;而国家实力一旦衰落,那么各个国家就要来打我们,我们赵国也就要灭亡,那时你们家的富贵还保得住吗?像您这样地位高贵的人,能带头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也就都会奉公守法;大家都奉公守法,那么国家就会变得强大;国家一强大,赵王的地位也就安稳了,那时您作为赵王的亲属,难道还怕被人轻视吗?”平原君一听,觉得赵奢很能干,于是把他推荐给了赵王。赵王任命他主管全国的赋税,结果整个国家的赋税工作都搞得很好,百姓们都很富足,国家的仓库也充实了起来。

后来,秦国进攻驻扎在阏与的赵国军队。赵王找来廉颇问他:“我们能不能救阏与的赵军?”廉颇说:“路又远,道又狭,难以援救。”赵王又问乐乘,乐乘的回答和廉颇一样。赵王又问赵奢,赵奢说:“路远道狭,在这种地方作战就如同两只老鼠在洞里打斗,哪方的主将勇敢哪方就能胜利。”于是赵王立即任命赵奢为统帅,率兵救阏与的军队。

赵军离开邯郸走了三十里就停了下来,赵奢对全军宣布说:“谁敢给将军乱出主意,谁就将被处死。”这时秦国的军队近在武安县的城西,秦军列好阵式,齐声呐喊的声音之大,以至于连武安城里屋顶上的瓦都随之震动。这时赵奢部下有一个主管刺探敌情的军官劝赵奢赶紧移兵救援武安,赵奢马上把这个人杀掉了。接着赵奢增修工事,一直在那里驻扎了二十八天,没有前进一步,而且还在继续加固工事。有一个秦国的奸细混进赵奢的军营里来了,赵奢就故意地好好招待他并放他回去。这个奸细回去向秦将报告了情况后,秦将大喜,说:“赵奢的军队刚离开邯郸三十里就不敢往前走了,只顾在那里加强工事,可以断定,阏与不会再属于赵国了。”赵奢打发走了秦国的奸细后,就立刻命令全军把铠甲脱下来背着,急行军直奔阙与,结果只用了两天一夜就赶到了,赵奢抽调了一支善于射箭的队伍前进到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营盘刚刚扎好,秦军就知道了,他们立即全军猛扑过来。这时赵奢手下有一个名叫许历的出来请求发表一点有关作战的意见,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军本来没有料到赵军会这么快到达这里,现在它全军扑来,气势凶猛,您应该集中力量坚守阵地,不然就会失败。”赵奢说:“愿意接受你的意见。”许历说:“那下面就该按军令杀我啦!”赵奢说:“此事日后回到邯郸再议。”接着许历又提出建议说:“谁能够先占领北山谁就能获得胜利,谁迟到谁就要失败。”赵奢同意,马上派出了一万人去抢占北山。不一会儿,秦国的军队也来了,因为这时山头已经被赵军占领,秦国军队冲不上去,这时赵奢便下令对秦军猛烈出击,大败秦军。秦军撤围逃走。赵奢于是解除了阏与之围,胜利而回。

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命许历为国尉。赵奢在国内的地位和廉颇、蔺相如在同一个等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