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家校沟通的密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9:30: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破解家校沟通的密码

作者:张群

来源:《今日教育》2013年第04期

如何破解家校沟通的密码,怎样才能实现高品质的沟通?首先学校要有所为——既着眼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落实几个制度,为沟通提供机制保障

1. “学校工作校长定期报告”制度。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工作有知情权,而且两者也是推动学校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出台《学校校长向全体学生及家长报告学校工作制度》,细化了校长向学生和家长报告工作的内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报告方式:集体报告、书信报告、当面报告、电话报告、网络报告、校报校刊报告等。学校根据学生及家长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可行的报告计划,选择家长会、发放联系卡、座谈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的心灵沟通。

2. “沟通交流零指责”制度。调查发现家长最厌烦的沟通方式就是孩子犯错后教师的“连带批判会”。为此,学校提出沟通交流“零指责制度”,教师不指责家长,家长不指责学生,用对方愿意接受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 “问题整改处理反馈”制度。学校统一印制家长反映问题处理及整改反馈单,通过书面和网络的形式进行反馈,让家长及时了解问题解决情况,激发沟通交流的积极性。

4. “家长参与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制度。组织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或听课,关心、了解学校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教师工作、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做出适当的评价,实行必要的监督。积极参与班级、校级的家校互动活动,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家长协助解决学校、年级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做实两个培训,让教师换种形象去沟通

沟通交流是种能力,也是种艺术。家校沟通的中坚力量还是一线教师。为了提高教师沟通交流的素养,学校每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师礼仪培训”和“高品质沟通技能”培训,把翟洪森的《高品质的沟通》和余世伟的《有效沟通》《细节决定成败》等视频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修课程。

成立两个组织,让家长换种身份进校园

学校通过自主申报和班主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设立了“爱心妈妈”“学校安保”“家长报告团”等多个家长志愿者协会。两个组织的成立,让家长朋友们切实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发展规划中,减少了矛盾冲突和工作的误区。如,接受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委员会的建议,尝试推行学期初学生“荣誉申报”制度,引起很大反响。家长不再一味关注期末的结果,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丰富沟通方式,让家长换种心情进校园

创造更多机会,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参与学校的活动,加强协作和交流,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素养。

1. 课堂开放。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家长开放月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或学生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近距离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与教师共同商讨对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2. 活动开放。凡是学校组织的读书、艺术、体育、科技或各种节日等有学生参与的重大活动,都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并尽量将学生的作业、作品、爱好、特长等向家长进行全面展示,在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也让家长更加深切地了解学生。

3. 家长会开放。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家长听”的家长会模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会,听取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并针对存在问题,老师与学生、家长“三人同面”商议改进措施,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自育效果,让学生成为家校沟通的参与者。

4. 设立“家长接待日”。学校确定一周某一天为“家长接待日”,凡需要提供家教援助的家长均可到学校“家教中心”进行咨询,就孩子的发展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5. 利用好网络平台。在校园网设立问讯台、留言簿、求助信箱等板块,负责人员每日查看,把“程序要简,过程要短,解决要快”作为工作原则,简单问题立即回复,复杂问题提报校委会研究一个工作日必须答复,让家长对这些沟通交流的渠道产生信赖感、认可感。 6. 建立家长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让孩子亲自为父母颁奖;评选“优秀家长志愿者”、“学校发展特殊贡献奖”和“学校终身荣誉家长”,颁奖与学校大型庆典活动结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踏上象征着荣耀的红地毯。

当家长们以参与管理的身份、以合作共进的心态、以主动愉悦的心情走进校园,也就架起了一坐家校沟通的绿色桥梁。

开展草根研究,让沟通交流成为文化

对全校教师进行“新学校行动研究策略”的培训,把研究变成全员参与的项目,来自于老师们的一些小创意、金点子弥补着学校粗线条沟通的不足,提高了家校沟通的效能。

1. 小课程,让沟通交流有长效。六个年级分别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应该着重培养的习惯和品质,开发简单易操作的家长培训课程。如,一年级入学后的幼小衔接课程,二年级的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力培养课程,五年级的逆反情绪疏导课程等等。有了课程做依托就丰富了家校沟通的内涵。每个年级的“学做爸爸妈妈”培训活动每次都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确立专题,把生动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的育人故事、优秀的家庭教育书籍配发给家长朋友,作为活动的拓展课程。 2. 手写信,让沟通交流有温度。用手写信的方式跟家长沟通交流,这种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被这种久违的有温度的交流方式感动着、吸引着。学生也参与到这种交流中来,组员进步了,组长给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表扬信,班级某位同学最近总迟到,班长会给写一封提醒便签。

3. 赞赏卡,让沟通交流有乐趣。如,低年级的教师设计并使用赞赏卡,把小小的充满赞赏和激励的小卡片作为家校沟通交流的渠道。与家长以品质培养为主题进行沟通交流,家校携手一起记录孩子闪光的成长足迹,27天一个周期,一个月更换一个主题,赞赏卡粘贴在《成长的足迹》上,记录着孩子成长的过程。

4. 小网站,让沟通交流更迅捷。尝试建立班级网站的探索和实践。教师可以发动班级中的电脑高手自主建立班级博客,展示班级风采,记录班级每个成员的活动点滴,及时发布班级新闻,并开设“家校直通车”专栏。也可在“家教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教育经验,实现共享。让学校文化和家庭文化和谐互融,让家长成为了学生成长的“伙伴”。

家校沟通是一篇难做的文章,也是一篇永远没有尾声的文章。必须时刻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必须时刻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做准备,为实现家校沟通的高效能、高品质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