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linux中铁行包快递信息化成功案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40: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Turbolinux中铁行包快递信息化成功案例

【导读】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与Turbolinux软件公司合作,建设高效、准确的铁路行包营运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改变长期以来铁路条块分割、信息版本不统一、各自为政的局面。 2004年6月1日,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决定选用Linux操作系统软件,用来建设铁道部正在全路范围推广应用的“铁路行包营运管理信息系统”。铁道部的行包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全路行包总运量的95%,实现所有车站承运行包运输过程的全程追踪。五年的苛刻考验,说明Linux产品已日趋成熟。铁道部首次在其关键业务领域大规模采用Linux操作系统软件,无疑为整个业界想用Linux或对Linux还在犹豫不决的企业起到一颗定心丸和表率的作用。 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是铁道部直属专业运输企业,成立于 2003年11 月4日,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在省会级城市设立了14个分公司,62个主要城市设置了68个营业部,拥有2211辆铁路行李车,18万平方米仓储库房,5万多平方米营业场地,两万多平方米营业大厅,700多辆叉车和牵引车,7000多辆拖车,1000多辆配送汽车。2002 年,全路发送普通行包9848万件,计215万吨。 中铁行包快递公司在组建之初就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即在提供传统的铁路“站到站”运输的基础上,进一步为顾客提供“门到门”运输,以及仓储、配送、信息等物流服务,加快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融入和拓展。 为此,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与Turbolinux软件公司合作,在铁道部门全路14个铁路局、230个车站、440余个客运行包办理站部署了Turbolinux操作系统软件,建设高效、准确的铁路行包营运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改变长期以来铁路条块分割、信息版本不统一、各自为政的局面。 分三层次部署 铁路行包运输营运管理系统的应用分布于铁道部、追踪中心、行包办理站3个层次,利用现有铁路通信网络,由行包办理站计算机管理系统、按路局划分的14个行包追踪中心、铁道部行包管理系统3级构成。 其系统特征为: 行包办理站计算机管理系统 接收追踪中心传输的行包预(确)报数据,以便有目的地提前组织生产作业。车站行包系统负责收集并处理车站行包作业的数据,负责记录并向追踪中心报告行包作业过程的实绩。 行包追踪中心 14个追踪中心设在各路局所在地,行包追踪中心设立行包追踪信息数据库,路(分)局的行包数据源来自局行包追踪中心。行包追踪信息数据库负责存储及管理本局始发的及终到站在本局管内的行包的数据,根据车站作业实绩完成追踪数据库的更新。与此同时,追踪中心还要接收本局管内行包办理站传输的行包作业实绩信息,并负责与管内车站和其他中心进行通讯,发出行包到达及发送的预(确)报。 各个客运行包办理站仅与其所属的行包追踪中心产生直接的数据交换,如行包的始发及终到站分属两个不同的路局,则站间的数据交换通过追踪中心来完成。这样,如果行包运输只在路局管内范围进行,则不发生跨路局的数据传输。 追踪中心还负责完成数据的汇总统计及上报,即:完成路(分)局行包生产数据的统计及汇总,形成路局及分局运输生产和分析所需要的报表及统计资料;负责向铁道部一级行包系统汇总原始资料的统计结果。 除了行包专用基础数据外,行包信息系统使用客票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 铁道部行包管理系统 主要负责对影响全路生产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及维护,完成全路行包运输生产数据的汇总处理、统计分析等。 分七等级处理 根据车站日到发旅客列车对数和办理客票件数,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将车站分成以下等级: A类:日办理行包件数不少于10,000件 B类:日办理行包件数约3,000件 C类:日办理行包件数不少于1,000件 D类:日办理行包件数不少于300件 E类:日办理行包件数不少于100件 F类:日办理行包件数少于100件 系统中,铁道部行包中心、铁路局行包追踪中心及A类大站行包系统中的硬件平台采用小型机作为系统的服务器,小型机的操作系统采用原厂商的操作系统,平台为Uuix。E、F类车站的行包业务量较小,采用单机系统。其余B、C、D类车站行包系统所需操作系统软件使用Turbolinux 7 DataServer操作系统和Turbolinux HA 6双机高可用软件。 铁路行包运输营运管理系统拓扑图 点评 铁路专业运输存在着诸多弊端,制约着铁路行包运输的健康发展,比如货物丢失、破损、超时限运输、货物办理时间长等问

题。现代信息手段的增强,使管理者对信息的掌握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和有效,已不用完全依赖中间层的功能,各功能可以进行平展式组合。这种以”一体化”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就是现代物流模式。 传统铁路运输企业能否完成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可以用“在恰当的时间、把恰当的商品、以恰当的成本和恰当的方式送到恰当的客户手中”的原则来评价。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有一套信息系统作保障,这套信息系统的要求就是稳定性、安全性、容错能力和扩展能力足够强,需要24×7不停顿工作。Linux能否达到这些要求?有没有成功案例?事实上,德国国有铁路公司在2004年决定将Linux作为其战略服务器平台,成功地将5.5万名Lotus Notes用户移植到了Linux平台上,同时进行移植的还有其它关键应用,如旅客销售支持系统、列车时刻表信息系统已经从HP Non-Stop平台移植到了Linux,SAP系统这样的企业级应用也从Unix移植到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