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学会和谐交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7:32: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2学会和谐交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儿。狼孩具有狼的一切特性:汗毛长且密,不快时龇牙咧嘴,愤怒时吼嗥惊人;专食生肉,喜啃骨头,喝水用舌舔;四肢行走,昼伏夜出??这两个女孩,大的大约七、八岁,起名为卡玛拉;小的不到两岁,不到一年后就死在了孤儿院里。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费尽苦心,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到1929年她17岁时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才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 思考:为什么卡玛拉很难适应人类社会的生活?

卡玛拉的传奇经历对她的成长有影响吗?(说明个体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从而证明了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

2、阅读课首案例,想一想, 案例中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哪些不当行为?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人能承受多久的孤独?(实验是3天)失去交往,你会怎样?

(答)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30%靠的是专业知识,70%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讲授新课

(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所谓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不同人发生关系的,不是动物就是神。”

《礼记》里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还有人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阳光、空气、绿地和沃土” 1、人际交往的作用

◆人际交往具有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通过人际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可以

增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团结 ,促进社会的协调运行。

◆人际交往具有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作用。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从而实现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不断改变。

◆人际交往具有信息交流和互补作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学习、生活和自我教育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际交往还具有身心保健的作用。人们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往,增进彼此间的情感共鸣,这样就可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2.人际交往的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就是要做到为人真诚、尊敬他人,不以貌取人,不以贫富取人,不以职位高低取人。

故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平生喜欢访僧问禅,有一次脱掉官服,换上便衣到某座寺庙中去游玩拜会。

这座庙的方丈看到来人貌不出众,穿戴寻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没有动,只是懒洋洋地抬手让小和尚给他看座,算是打了个招呼:“坐,茶。”

苏东坡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有些不高兴,便想戏弄一下这个以衣冠取人的僧人,于是吩咐站在一边的小和尚:“取善簿来。”意思是要布施一些香火钱。 善簿取来以后,苏东坡当着方丈的面,提笔写道:香火钱100两。方丈在旁边伸着脖子看到,心中一喜,热情地站了起来:“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苏东坡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东坡居士苏轼。那方丈一看吓了一跳,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寻常的人居然是名闻天下的大学士苏轼,急忙向他深施一礼,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快快,上好茶。”

两人落座以后,方丈素闻苏东坡诗词书画冠绝天下,千金难求,于是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请他为庙里题字。苏东坡爽快地答应了,信笔在备好的纸上写下了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上茶,上好茶。

◆互利原则。这里讲的互利是指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互敬互爱。 应该做到:你好,我也好;你不好,我不好

◆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说真话、办实事,不欺骗,不虚伪,说到就要做到,信守诺言。

故事: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

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等到敌军真打来时,再点烽火,诸侯谁也不信了,没人来保护皇帝,西周就灭亡了。

◆ 相容原则。这就是要求做到心胸宽广、为人谦让,不斤斤计较,开朗豁达。 故事:许多年前,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比尔·盖茨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禁不住比尔·盖茨的“死缠烂打”同意见上一面,但一见面,就劈头盖脸讥笑说:“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但盖茨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您加盟。”那位高手愣住了。盖茨的谦虚把高手拉进了微软的阵营,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终于开发出了世界上最普遍的操作系统。 3、活动天地:书第46页 (二)人际交往的方法 1.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

◆展示自身魅力。包括仪表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三大类。

----展示自身魅力的关键是要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仪表端庄、仪态得体、彬彬有礼、言语文明是给人良好印象的基本条件。

心理学家的一个测验:分别是一个西装革履,戴金丝眼镜,手拿文件夹的儒雅青年学者,另一个是一位摩登时尚的漂亮女郎,第三位是不修边幅,留着怪异头发的青年男子,让这三个人在同一地点拦截车辆,看谁在单位时间内拦截的车次多。想一想:为什么?

----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应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才学、见识等诸种素质的亮相,全在于平日积累。

----当然,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也不能仅从“第一印象”出发,因为人的外表与内心并不一定完全相符,尤其是人的外貌和才能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故事:刘备把庞统打发到耒lěi阳县当个县令,从用人角度看就是大才小用。诸葛亮、鲁肃均认为庞统“非百里之才”,刘备却以貌取人,让他当了个小小的县令,由此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挫伤了人家的积极性,使人才意志消沉;二是“负所学”,即辜负了人才所学,造成人才的浪费;三是“终为他人所用,实可借也”,最后导致人才流失,贻误事业。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luò] 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

所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学会克制自我

----对于原则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忍受退让、委曲求全。但对人际间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我们可以退让一步,提倡“得理也要让人”,这才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例子:吴仪在担任中国外经贸部长时,有一件事是,当她与美国进行知识产权谈判时,由于当时中国仿冒风气正盛,美方当场讥讽吴仪道:“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但吴仪可不是省油的灯,她机敏而犀利地还击说:“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如此硬朗机智的作风,即使在男性政治人物中也还真少见。

----为人大度的四个要求:一是不能以己律人,为人苛刻;二是要有容人之度;三是做到不斤斤计较;四是做到自省自律。

活动:请用小品表演的方式,反映出当你遇到以下情况时的处理方式? ◆情景1:在球场上发生的无意冲撞,在马路上被自行车碰了一下。 你的处理方式是:

。 ◆情景2:当你的意见和想法遭到他人强烈反对。 你的处理方式是:

。 ◆情景3:比赛失利了,现在正在召开小结会,队员们相互激烈辩论,你作为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发言。 你的处理方式是:

。 ◆提高沟通技巧

----人际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分。非语言沟通是指人们通过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等手段相互交流信息。

----在语言沟通方面,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言语习惯: 一要注意说话时的口头禅;二要注意说话时的对象和场合;三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四是注意对方的隐私和忌讳。

故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跟他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他还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杀了。

然后,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却逮住了‘豆将军’,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降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一种特殊的“隐语”表达出来了。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完全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所以最后他的结果完全不同。 智慧小语: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对方,还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如果说话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生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说话要讲究善巧方便。

非语言沟通例子:在礼节性拜访中,主人一边说“热烈欢迎”,一边不停地看手表,客人便知该告辞了。

目光与心理P49.相邻学生演练“赞许”“热情”“”严肃“”困惑“愉快”“愤怒”“鄙视”中的目光运用。目光运用的三个方面等内容参考新教参P82 2.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羞怯

----羞怯一般表现为不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在大庭广众面前不敢讲话、发言,遇到困难不敢求助于人。

----克服羞怯的方法:一是树立自信心,学会接纳自己;二是不要过多地计较别人的评论; 三是自觉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猜疑

----猜疑是对别人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测、怀疑。一种表现为自我困扰,自我折磨,远离集体,缩小交往的范围。另一种表现则是寻找借口,发动攻击,引起人际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