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课程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8:42: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格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授课单位:人文社科系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作用

《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系统探讨人性的一门学科。是普通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格理论知识、理解人格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也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实践具体应用的反映,既有基础性又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集中体现在目前的人才培训与测评、人格障碍的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等各个领域。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必要的普通心理学、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前导课程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后续课程为变态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技术。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人格心理学》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以较少的课时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度,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实际,主要选取能够运用到今后心理学相关实际工作过程、工作方法的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采用活动途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心理咨询技能的提高。

第三部分 课程目标

根据师范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实践需要,本课程的目标是:构建传授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心理咨询技能掌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格的内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各种人格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

了解人格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批判与继承关系,深入理解各种人格理论的在人格问题及其相关研究上的独特之处。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指导社会实践,掌握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以及人格教育的一般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加以运用。

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指导人际间的交往、人才的测评及塑造健全人格,将人格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三) 素质目标

使学生具有积极关注和参与各种社会机构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不断进取的态度。

第四部分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

学习内容:

1.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3.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教学重点:人格的内涵,各种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格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人格的本质及其内涵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学习内容: 1. 精神分析的起源

2.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3.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4. 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测量与应用

教学重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与观点 教学难点:无意识的概念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

学习内容: 1. 个体心理学 2. 自我心理学 3. 社会文化论

4. 新精神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教学重点:社会文化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新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治疗技术

第四章 特质论

学习内容:

1. 奥尔波特的特质轮 2.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3. 大五人格理论 4. 特质论的测量方法 5. 特质论的争议与评价

教学重点:人格特质及其含义、大五因素理论 教学难点: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

第五章 生物学论

学习内容: 1. 集体潜意识论 2.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3. 行为遗传学 4. 进化心理学

5. 人格的脑生物基础研究

教学重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人类的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的关系 教学难点:人格的进化与大脑神经生物基础

第六章 行为学习论

学习内容:

1. 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2. 刺激—反应论 3. 社会学习论 4. 行为测量与行为治疗

教学重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教学难点:行为测量与行为治疗技术的掌握

第七章 交互作用论

学习内容:

1. 社会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论 2. 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论 3. 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