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6: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是建立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掌握国家政权阶段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国家意志性、强制性、权利和义务性以及普遍适用性特点。

2、教育法治化: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法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律化和制度化以保护公民和相关社会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3、法律体系:指一国全部现行法律所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形式相对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法律统一体。

4、民办教育法:是调整民办教育的投资关系、规范民办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学校教育制度:它是规定各极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衔接关系的各项制度。

6、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指由国家批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测试的一种制度,包括各种入学考试、水平考试资格证书考试等。

7、学业证书:由国家批准设立的或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该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它是衡量持有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依据。

8、教育投入:是指国家对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它通常涉及到一国的教育投入体制、经费筹措途径、经费的增长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9、法律责任: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一般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违宪责任等几大类型。 10、高等学校的教师聘任制度:是指高等学校与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教师职务所确定的职责、条件和任期来聘请具有一定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应的教职的一项制度。

11、高等学校的教师聘任制度:是指高等学校与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教师职务所确定的职责、条件和任期来聘请具有一定条件的教

师担任相应的教职的一项制度。

12、职业教育: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13、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它具有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和公共性的特征。

14、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办理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它是公益性的民 办非企业单位法人。

15、行政侵权行为:指我国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

16、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教育救济制度。

17、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它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18、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制度。

19、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理)并作出裁判的诉讼制度。

20、支持起诉原则: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在物质上精神人和道义上支持受害者提起诉讼,但不能代替受害者起诉的一项诉讼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宪法与普通法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宪法与普通法的内容不同

B、宪法与普通法的效力不同 D、宪法与普通法修定程序不同

C、宪法与普通法的强制性不同

2、下述关于82宪法中,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条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明确规定了各级国家机关在教育方面的职权; B、详细阐述了教育事业的任务就是“普及和提高”; C、规定了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

D、82宪法规定:“国家逐步增加各种类型的学校”。

3、下列哪一项原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的教育基本原则(D)

A、依法治教原则

B、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 D、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C、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益原则 4、下列不是我国学位学科独立门类的是(C)

A、哲学

B、法学 D、农学

C、艺术学

5、下述关于教育评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教育评估主要包括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 B、合格评估是一种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经常性评估; C、办学水平评估是对已经鉴定合格的学校进行的经常性评估; D、选优评估是在办学水平评估的基础上的评比选拔活动

6、《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C)制度。

A、委任或认命 C、教育职员

B、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D、合同招聘

7、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经费主要筹措途径的是(B)

A、财政拨款

B、学生缴纳费用 D、校办产业、社会服务

C、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资

8、关于教师资格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B、取得教师资格者,必须是中国公民;

C、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 D、任何学校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人不能拒聘。

9、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技师资格要求(C)

A、国籍要素 C、学位要求

B、业务要素 D、思想品德要素

10、按照我国教育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使教师丧失教师资格(C)

A、与自己的学生恋爱、结婚,影响较坏; B、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受到有期徒刑全年处罚; D、因为不满学校的人事决定,提出过申诉。

12、按照我国教师法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教师资格的期限是(C)

A、3年以后 C、5年以后

B、终身不可申请 D、1年以后

13、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平均工资应当(C)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高于

B、不低于

C、不低于或高于

D、不高于

14、高等学校教师对于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救济途径(C)

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向法院直接起诉

15、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A)

A、行政处分或解聘 C、撤销其教师资格

B、行政处罚 D、追究民事责任

16、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17、一名学生进入高校后,在学校规定的企业年限内学完所有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且修满全部学分,只有论文答辩不合格,对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

法(D)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18、按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

A、健康培训班 C、学徒培训班

B、转岗培训班 D、高级电工培训班

(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或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19、根据义务教育法,下列哪一种正确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DC’)

A、国家教育 C、普惠教育

B、国民教育

D、免费教育(11年) B’、强制基础教育 D’、强制国民政府

A’、强制国家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20、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属于(B)

A、企业公益事业 C、收费教育事业

B、社会公益事业 D、高等教育事业

21、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

A、民办教育优于公办教育

B、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优于民办教育 D、目前尚无明文规定

22、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D)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D、劳动调解

C、教育行政复议

23、老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的规定,可以下列哪种教育权法律救济的途径(C)

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24、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B)

A、选择管辖 C、隶属管辖

B、级别管辖 D、移送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