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买文具》 优质课教案_0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19: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借助于“买文具”的具体情境探索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重点学习如何判断商是几位数及商的定位。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计算学习的一个难点,一是试商有一定的难度;其二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教材先从特例“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开始学习(第一课时),然后再探索“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本课教学要以口算为基础,借助具体情境进一步沟通口算与笔算的联系,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笔算的算理,体会用乘法口诀来试商、调商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曾经有四次除法学习的经历,对乘除法的联系以及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竖式笔算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并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结合口算及买文具的情境探索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除法竖式的过程,能用乘法口诀试商,明确商的书写位置。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书写、算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重点】

探索“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难点】

对竖式算理的理解及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PPT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文具店 观察有哪些文具?单价是多少? 2.揭示问题:

淘气带了80元钱他想买书包,能买几个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带学生去购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探究目标。】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一)探索口算方法 1.探索怎样列式:(80÷20=) 2.独立思考:80÷20=?

3.汇报交流口算方法,理解同学的算法。

【设计意图:由于有表内乘除法以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经验,所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尊重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交流尊重了个体思考,展示了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实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二)探索笔算方法

1.独立探索写出竖式的写法。 2.小组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 3.交流汇报,理解竖式的算理。 重点理解:

(1)除号下面的80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 ? (2)“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下面的80表示什么? (4)最后的“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们已有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经验,以及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口算的基础。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笔算;意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通过追问理解竖式的算理,确认商的书写位置,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1.160元能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元? 2.列式160÷30

3.估一估:可能商几?你是怎样想的? 4.探索竖式的写法。 5.汇报交流:

(1)怎样想到商5的?5应写在什么位置? (2)10表示什么?

6.总结: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经历借助乘法口诀试商、调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除法竖式运算的一般思路,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

(四)归纳主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模型,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80÷40 165÷50 560÷70 720÷90

注意揭示并利用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可以同桌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错误展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避免以后计算时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3、括号里最大填几? 30×( )〈220 40×( )〈140 60×( )〈200 50×( )〈85 60×( )〈306 80×( )〈314

先完成第一题,然后出示220÷30,考虑能商几? 【设计意图:沟通乘除法的联系,进一步体会试商的过程。】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谈一谈本节课收获?

2.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经历,更需要提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适时的拓展,意在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