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21:51: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

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1月11日—17日,华龙区组团赴江西省赣州市对大余县新城镇的观路村埠背组、水南新村、田良下村和池江镇新江村步前组、黄龙镇大合村竹山背组、金边瑞香花木世界等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 一、赣州市的基本情况及新农村建设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赣州市位于赣南,赣、湘、闽、粤四省交汇处,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辖XXX个县、2个市和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XX.X万人,土地面积XX.X万平方公里,20XX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以来,在这片诞生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土地上,农村正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与党的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村镇规划建设零乱无序,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生活质量较差,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民心向背,最终将影

响到执政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此,20XX年9月,赣州市委、市政府适应新形势要求,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活动,力争经过五年努力,逐步把赣州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县(市、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狠抓“三清三改”,狠抓村镇规划,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目前,新农村建设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掀起了村组道路水泥硬化、沥青硬化和砂石铺设、改水、改厕的热潮,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全市共清除垃圾137681吨、污泥121269吨、路障9497处。 在赣州市,我们主要考察了大余县。大余县位于赣、粤、湘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367.63平方公里,总人口XXX万人,20XX年全县财政收入XX.X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830元。该县新农村建设从20XX年底旧房改造着手抓起,当时大部分农房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这一方面与如火如荼的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不协调,另一方面与自身所处“南大门”的地理位置不相称,影响到整体形象。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人

心,老乡们手中有了一定的原始资金积累,渴求彻底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拆旧建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于是,赣州市在大余县先行试点,实施重点突破,然后由点到面,在全市逐步推开。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大余县全县10乡镇、XXX个中心村和国道沿线XXX个自然村落完成了规划;落实“三清三改”示范点XXX个;落实民房改造和农民新村规划点47处,总面积XXX万平方米;已开工规划点36处,面积XXX万平方米;拆除低矮破旧土坯房4700座,面积XXX万平方米;有XXX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村道硬化达258公里;开展各类农业新技术培训230期,培训农民15XXX人次。

二、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以“五新一好”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为此,各地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充分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氛围。《赣南日报》、赣州电视台均开辟了“新农村建设在行动”专题专栏,推出了新农村建设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