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2:2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 选择题
1.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1、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2、主要观点: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
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主要观点:该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1)教育不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界内大动物训练它们的幼仔的活动也是教育; (2)人类的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其起源应该延伸到动物界; (3)教育的产生完全出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1、代表人物:保罗·孟禄
2、主要观点:教育形式和主要方法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
1、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教育史学家 2、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2)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
(3)教育产生是以人类的语言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是为传递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5)教育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并不是超阶级的永恒的。 3.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又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
讲读。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
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磋商,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
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
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
二、 填空题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
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功能)实现的∶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论(四种):
神学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
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教育必须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理论):【主要内容】(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一)德育(二)智育(三)体育(四)美育(五)劳动技术教育
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因素:
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与促进;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与促进。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
3、我国历史上几个重要学制的名称、内容和地位。
1902年“壬寅学制”;地位: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3年 “癸卯”学制;地位:我国第一个正式实行的现代学制;内容:反映“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精神,规定男女不得同校。
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内容:该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学科
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1922年 “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 4. 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特征:
1、职业角色:学者和学习者;知识传授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2、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社会性;工作的复杂性;劳动的创造性;言行的示范性;劳动的长期性。
5. 德育的意义、任务、内容是什么:
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德育意义: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的以上意义也可以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来表达。 任务(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三、 名词解释
1. 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2.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单轨学制是相对于双轨学制而言的。单轨学制只有一种结构,要么是自上而下,要么是自下而上的。
4. 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这两种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有其优点。
5.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