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泵站填空选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5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填空(每空0.5分,合计20分)

1. 水泵是 输送 和 提升 液体的机器。它把原动机的 机械能 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 能量 ,使液体获得 动能 或 势能 。

2. 水泵是 输送 和 提升 液体的机器。按其作用原理分为三类: 叶片式 水泵、

容积式 水泵和 其他类型 水泵。

3. 根据叶轮出水的水流方向可将叶片式水泵分为径向流、轴向流、斜向流三种。径向流的叶轮称 离心 泵,

轴向流的叶轮称 轴流 泵,斜向流的叶轮称 混流 泵。 4. 离心泵的叶轮一般分为单吸式叶轮和双吸式叶轮, 按盖板情况分为: 封闭式叶轮、 敞开式叶轮、 半敞开式叶轮

5. 水泵型号为“12sh—28A”,其中12指水泵吸水口直径(in);sh指“shuang”双的拼音的声母,即表示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28指泵的比转数被10除的整数,即该泵的比转数为280;A指泵叶轮直径已切削小了一档。

6. 水泵装置是指水泵配上 管路 及 一切附件 后的系统。

7. 公式H=HsT+∑h用于工程设计中,表明水泵的扬程在实际工程中,用于两方面: 一是 将水由吸水

井提升至水塔 (即 静扬程HST );二是 消耗在克服管路中的水头损失 (即

?h )。

8. 水泵扬程计算公式为H=HSS+HSd+

形高度 ;式中

?h+?hsd,式中HSS为 泵吸水地形高度 ;式中HSd 为 泵压水地?hs为 吸水管水头损失 ;式中

?hd为 压水管水头损失 。

9. 由公式H=Hd+HV 知: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把正在运行中的水泵装置的 压力 表和 真空 表的读数

相加,就可得出该水泵的工作扬程。8

10. 水泵铭牌上所标的参数为水泵效率最高时的参数值,是水泵最经济工作的一个点。

11. 在效率最高点左右一定范围内(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10%左右)都属于效率高区段。在水泵样本中,用

两条波形线“?”标出,成为水泵的高效段。在选泵时,应使泵站设计所要求的流量、扬程能落在高效段的范围内。

12. 离心泵装置的工况点,是建立于 水泵 和 管道系统 能量供求关系的平衡上,那么,只要

两者之一情况发生改变时,其工况点就会发生转移。这种暂时的平衡点,就会被另一种新的平衡点所代替。因此,水泵装置的工况点,实际上是在一个相当幅度的区间内游动着的。离心泵具有这种自动调节工况点的性能,也大大地增加了它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使用价值。当管网中压力的变化幅度太大时,水泵的工况点将会移出其“高效段”以外,在低效率点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在泵站的运行管理中,常需要人为地对水泵装置的工况点,进行必要的改变和控制,我们称这种改变和控制为“ 水泵工况调节 ”。 13. 水泵的 特性曲线 反应水泵本身潜在的工作能力;水泵的 瞬时工况 反应水泵在某一瞬间的实际工作能力。

14. 管道水头损失特性曲线方程为: ?h=SQ ;

2

15. 水泵装置管道系统特性曲线方程为: H=HST+

?h 。

16. 由于城市用水量不稳定,导致城市管网供水泵装置可能移出水泵的“ 高效段 ”。针对这种情况,在泵站

的运行管理中,常需要人为地对水泵装置工况点进行必要的改变和控制,称这种改变和控制为“调节”。工程应用中水泵工况调节的方法有:

闸阀节流 、 水位调节 、 变速调节 、 变径调节 、 水泵并联 等。

17. 离心泵装置的工况点,是建立于 水泵 和 管路系统 能量供求关系的平衡上,两者之一的情况发

生改变时,其工况点就会发生转移。

18. 水泵调速运行是指水泵在可调速的电机驱动下运行,通过改变 转速 来改变水泵装置的工况点。

H1?n1?Q1n1?3?、?19. 水泵调速运行计算中,常用比例律公式:、H2? n??Nn?2?11Q2n2???N2?n2?20. 换能运行就是把叶轮外径在车床上切削小一些再安装进行运行。

2QD?Q,D,HD2D2?D,2H,,221. 切削律公式为:,?(,)、切削抛物线H?KQ、切削系数K=、切削量(%)= ,2HDD2(Q)ND2?(),,ND22. 用数解法求离心泵装置工况点的方法有 抛物线 法 和 最小二乘法 法。

23.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是指水泵在标准状况下(即水温20?C,表面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运转时,水泵所允许的最大吸上真空高度(m·H2O)。

24. 水泵厂一般常用Hs来反映离心泵的吸水性能。Hs越大表示该水泵的吸水性能越好。 25. Hsv——指水泵的进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饱和蒸汽压力的富余能量。

26. 水泵厂一般常用气蚀余量来反映轴流泵、锅炉给水泵的吸水性能。Hsv越小表示该水泵的吸水性能越好。 27. 按照水泵机组设置的位置与地面的相对标高关系,泵站可分为 地面 式泵站、地下 式泵站和 半地下 式泵站;

28. 按泵站在给水系统中的作用分为: 取水 泵站、 送水 泵站、 加压 泵站和 循环

泵站。

29. 选泵的主要依据是所需的 流量 、 扬程 及其变化规律。 30. 离心泵应采用闭闸启动,即关闭 压水管 闸阀。

31. 轴流泵启动时,应当在闸阀全开情况下来启动电机,一般称为 开闸启动 。

32. 对于水泵吸水管路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不漏气 、 不吸气 、 不积气 。

33. 当水泵从压水管引水启动时,吸水管路上应装有 底阀 ,其中有 水上式 和 水下式 两

种。

34. 水泵机组布置的排列形式主要有: 纵向排列 、 横向排列 及 横向双行排列 。 35. 供水安全要求较高的泵站,在布置压水管路时,必须满足:

(1) 能使任何一台水泵及闸阀停用检修而不影响其他水泵的工作 ; (2) 每台水泵能输水至任何输水管 。

36. 在压水管路中,由于流速的剧烈变化而引起一 系列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称为 水锤 (又称 水击 )。

37. 给水泵站按机组和地面的相对标高分为:地面式、地下式、半地下式;按操作方式分为:人工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全自动控制、遥控;按泵房作用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循环泵站

38. 取水泵站一般建成地下式或半地下式,一般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扩建困难,应一次建成,并预留泵位(水泵基础)、电气容量,装好吸压水管路的穿墙嵌管

39. 变径管可采用偏心渐缩管(即偏心大小头),保持渐缩管的上边水平,

40. 当水泵从压水管引水启动时,吸水管上应装有底阀。水下式底阀(易坏,常需检修);水上式底阀(常用),

水上式底阀使用的条件之一,是吸水管路(图4—27中1所示)水平段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水泵充水启动后,管路中能产生足够的真空值,才能吸水

41. 泵站内噪声的防治采取吸音、消音、隔音、隔振等噪声控制技术。目前水泵隔振主要采用橡胶隔振垫 42. 引水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吸水管带有底阀(人工引水、用压水管中的水倒灌引水)、吸水管不带底阀(真空

泵引水、水射器引水)。要求绘图说明

43. 风机按作用原理和构造上的特点,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泵房中一般采用轴流式风机

44. 根据吸水水位与泵轴的相对标高位置关系,水泵的吸水方式分为 自灌 式和 吸入 式

两种。

45. 1)排水泵站按其排水的性质,一般可分为 污水泵站 (生活污水、生产污水)、 雨水泵站 、

合流泵站 和 污泥泵站 。

2)排水泵站的设计流量一般均按 最高日最高时 污水流量决定。一般小型排水泵站(最高日污水量在5000m3以下),设 l一2 套机组;大型排水泵站(最高日污水量超过15000m 3)设 3~4 套机组。

46. 排水泵站的基本类型:合建式圆形排水泵站、合建式矩形排水泵站、分建式排水泵站 47. 全昼夜运行的大型污水泵站,集水池容积一般可采用不小于泵站中最大一台水泵5min出水量的体积。 48. 风机按作用原理和构造上的特点,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泵房中一般采用轴流式风机

49. 按其在排水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 中途泵站 (或叫区域泵站)和 终点泵站 (又叫总泵站)。 50. 为了松动集水坑内的沉渣,应在坑内设置压力冲洗管。一般从污水水泵压水管上接出一根直径为 50~100mm 的支管伸入集水坑中,定期将沉渣冲起,由水泵抽走。也可在集水池间设一自来水龙头,作为冲洗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