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十二五体育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朝阳区“十二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5:29: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朝阳区“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征求

意见稿)

序 言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体育发展、建设体育强区,是我区建设现代体育文化中心、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我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顺应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应对国内外体育发展机遇和挑战、缩小与先进地区体育发展差距、增强我区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十二五”时期处于向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过渡的重要时期,处于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同时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战略调整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区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区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面临新起点、新环境、新挑战,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各项体育工作与发展任务,与全区再创核心竞争力、承载环境、文化文明“三个新优势”的总体发展要求相结合,继承奥运财富,巩固奥运成果,科学定位后奥运体育发展目标、路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体育其独

1

特功能,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体育成果惠及民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新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区体育事业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以2006年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以实现朝阳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基准,大力弘扬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不断提升朝阳体育的拓展力和影响力,展现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功能,营造与奥运会相适应的体育文化环境。经过五年的努力,朝阳体育已经逐渐走上硬件设施上水平、群众体育保民生、本体产业保增长、体育监管保稳定、竞技体育出成绩、人才队伍在壮大的现代体育发展之路。

国际大赛造就奋发有为的生力军。2006年,朝阳区积极争取,承办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全区干部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这次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田径盛会的保障任务,工作得到国际田联、国家体育总局和市体育局的高度评价。北京奥运会,为朝阳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参与奥运、服务奥运,使全区体育工作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期间,承担了各项奥运保障任务,体育管理、赛事保障、体育市场运营等人才队伍得到充分锻炼,零失误、高水平的工作受到了市领导、团队领导的高度赞扬。朝阳区体育局获得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下属共6个单位获得朝阳区2008年奥运集体功勋奖,6人获得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5人获得朝阳区2008年奥运个人功

2

勋金质奖章,32人获得朝阳区2008年奥运个人功勋银质奖章,获奖人数居全区各单位前列。

群众体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崇尚运动、追求健康已成为广大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求。体育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营造朝阳区奥运氛围,增强群众健身意识;加强培养社会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人才的储备工作;夯实基础,抓好根本,进一步完善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居家工程达855个,更新居家工程670处,标准工程17处,市级万米工程1个,市级国民体质检测中心1个,检测站45个,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8个,社区文体协会数量达387个,晨晚练辅导站达1083个,单项体育协会15个。全民健身工程面积超过131.5万平方米,全区人均体育用地达到2.1平方米,健身工程总数、投资总额均列全市首位。体育“六进社区”、朝阳区第二故乡运动会、国际友人运动会、健身大讲堂成为群体活动亮点。

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新增体育项目9项,共计23项,进一步突出朝阳区优势。射击、射箭、足球等精品项目优势扩大,举重、柔道、体操、摔跤等项目强化挖潜,田径、皮划艇、游泳等项目集团优势扩大,散打等弱势项目改造升级,实现金牌多点增长,整体实力稳中有升;全区有1所国家级体育传统校,14所市级体育传统校,23所区级体育传统校,运动员1350人,教练员38人,加强传统校建设,实现中小学体育传统校的对口衔接;加大输送后背人才力度,朝阳区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