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物质的比热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34: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物质的比热容 》

◆ 学情分析 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那些因素有关,从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热量的概念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了解一些常见物质比热容的大小,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感知科学归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联系实际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1)比热容的概念。 (2)利用比热容定义公式计算 【教学难点】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和应用。 ◆ 课前准备 ◆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相同的烧杯两个、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计两支、搅拌器两个铁架台两个、钟表、火柴、相同的酒精灯两个。 ◆ 教学过程 物质的比热容(第一课时)

【导入】复习引入

1、教师提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会怎样变化?物体放出热量呢? 学生口答:吸热升温、放热降温。

2、提出实际情境:中午海边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暖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学生口答:夏天中午游泳池边的瓷砖被太阳晒得很热而水却温度适宜…… 【活动1】提出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以上事例,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口答: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2、教师提炼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探究的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瓷砖和水的温度不一样?

【活动2】猜想与假设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想。

2、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 3、对学生的其他猜想可有选择地简要板书,并组织讨论,启发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 【活动3】设计实验

1、要求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说明: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教师点拨、提问:①如何才能使沙子和水温度升高?②如何比较沙子和水哪个升温快?可以有几种比较的方法(类比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③实验时要注意沙子和水的哪些条件相同?

(学生口答:①用酒精灯加热。②在相同时间内,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多或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看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短。③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设计表格,投影部分学生的设计的表格,引导学生评价、改进。

(学生设计记录表格。学生调整实验方案,完善记录表格。) 【活动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教师点明:①烧杯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②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注意不要损坏烧杯和温度计③小组内的同学相互配合及时记录下相关数据。

2、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适当的点拨。 【活动5】分析与结论

1、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1)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沙比水需要的时间短,说明沙比水吸收的热多。(2)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5“分析与结论”和P16“一些物质的比热”。 4、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单位:焦/(千克·0C),符号J/(kg·0C)。 (3)水的比热较大,为 4.2×103J/(kg·0C)。

(4)同种物质的比热相同,而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所以,比热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活动6】交流与讨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学生回答: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要比沙子的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