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4.12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9:47: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知识与能力 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学习查找、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分析过程与方法 地图、文字资料,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学习如何运用材料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通过设计和完善表格,学习利用表格归纳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同时思考:(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请说出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2)你从这首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民族团结”这个话题。 【新课探究】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 -

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①材料链接

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中,汉族占93.3%(1982年,93 67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55个少数民族占6.7%(1982年,6 723万人),人口超过100万的有壮、回、维吾尔、彝、苗、藏、蒙古、满、布依、朝鲜、瑶、侗、白、哈尼、哈萨克15个;壮族最多,有1 200多万;赫哲族、苦聪人、僜人、夏尔巴人均不足千人。少数民族分布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广布于占全国面积50%—60%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许多民族分散而与其他民族相杂居,以回族为最。云南是少数民族分布数目最多的省。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我国古代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朝代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关 系 设立西域都护,管理新疆;昭君出塞 与吐蕃“和同为一家”,册封回纥、靺鞨、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 各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友好是主流 民族大融合,形成了回族 - 2 -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管辖西藏;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材料五 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的贡献

1888年和19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争。英勇的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连僧人都行动起来,他们用土枪、大刀、长矛等落后武器,同用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宗教领袖班禅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②问题探究:分析上述材料,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呈现怎样的特点。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提示:a.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 b.原因: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只适宜合作互助,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①材料链接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