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综合实习报告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问题与治理对策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40: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理科学学院2015年综合实习报告

附录

附录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综合实习概述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综合实习,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类型、水文气候特征、干热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类型以及气候土壤植被垂直分异等内容,夯实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以后的课堂教学积累素材;

2、立足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野外综合实习,初步掌握野外综合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习单位与实习时间、地点 1、实习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实习时间:2015年4月21日—2015年4月30日; 3、实习地域:(1)重庆北碚-云南昆明段铁路沿线

(2)云南昆明市区 (3)云南西山滇池

(4)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区 (5)云南九乡溶洞 (6)云南昆明民族村 (7)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8)四川省峨眉山风景区

(9)峨眉山-重庆段四川盆地地形区

三、地理综合实习过程概述

整个地理综合实习为期10天,围绕中国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展开,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区,重点考察云南喀斯特地貌、金沙江干热河谷、峨眉山气候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等内容。具体时间安排、地点和任务如下:

9

地理科学学院2015年综合实习报告

重庆北碚-菜园坝火车站-云南昆明 4月21日 观察北碚-重庆嘉陵江段河谷地貌、重庆-梁凤英段地形地貌、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交通建设和布局情况等 滇东高原-云南昆明 4月22日 云贵高原坝子地形、红壤、植被特征等,昆明城市建设等人文景观 云南西山滇池国家重点风景区 4月23日 西山的植被类型、云南滇池的概况和主要问题以及治理措施 路南石林、云南九乡溶洞 4月24日 路南石林的概况、成因和特征,溶洞和地下河、田埂、石笋、石钟乳等的成因,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 云南民族村 4月25日 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以及各少数民族人文风俗情况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4月26日 干热河谷区的成因、特点和灾害、农业生产方式和制约因素等 四川峨眉山山麓地区,峨眉山博物馆和报国寺 4月27日 山麓地区植被类型和特征、峨眉山佛教文化 四川峨眉山山麓-雷洞坪-金顶-洗象池地段 4月28日 峨眉山佛教文化、地质地形概况、气候植被土壤垂直地带性特征 四川峨眉山洗象池-山麓地段 4月29日 峨眉山佛教文化、地质地形概况、气候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 峨眉山-重庆北碚 4月30日 四川盆地地形区内的地形地貌、河流与人类活动概况 10

地理科学学院2015年综合实习报告

附录2 实习收获与体会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和体验性较强的学科,而野外实习正是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开展野外考察、野外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师也应该提升野外实践教学的能力。作为一个即将教授这样一门学科的中学地理教师来讲,这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际体验和检验课本理论最好的一次机会。并且,通过实习,掌握一手教学素材,对于授课效果和知识理解都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而西南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气候水文特征、植被土壤类型、人文风俗习惯,在中学地理知识体系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为期10天的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综合实习中,通过对长江、綦江、乌江、金沙江、西山滇池等重要江河湖泊,路南石林、九乡溶洞等主要喀斯特地貌,云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金沙江干热河谷,峨眉山气候植被垂直分异,四川盆地地形地貌等区域的实地考察和综合研究,搭配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随时给予的专业讲授和补充,基本掌握了各区域内主要的和人文概况与特征,深化了对课本知识描述的理解和体验,也进一步为个人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明细了方向。

在此也由衷的感谢为整个综合实习辛劳付出的诸位指导老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