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基本知识点(打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5:06: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论

一: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嵌入在设备(或系统)内部,为特定应用而设计开发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国内普遍认为:嵌入式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使用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功用计算机系统。

2特点①专用性②隐蔽性③资源受限④高可靠性⑤实时性⑥软件固化。 3嵌入式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的主体是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它们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与外部世界联系。

二:处理器 能够按照指令的要求高速度完成二进制数据和逻辑运算的部件。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部件组成。

三:①中央处理器(CPU):负责运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主处理器 ②其余的都是协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信处理器、图形处理器。

四:地位:CPU是任何计算机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CPU的字长有4位、8、16位(最多)、32位(技术发展的主流)、64位之分。字长指的是CPU中通用寄存器和定点运算器的宽度。

CPU的性能主要表现为程序(指令)执行速度放入快慢。影响执行速度的因素①主频(CPU时钟频率)②指令系统③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容量和结构④逻辑结构。

五:存储器的任务是存储程序和数据。它分为内置存储器和扩充存储器两部分。内置又分为片内存储器和片外存储器两部分。扩充存储器通常做成插拔形式,需要时才插入宿主设备使用。

存储器大多数是由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按照其存取特性,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其中RAM又可分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电路简单,集成度高,功耗小,成本低,但速度稍慢。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路较复杂,集成度低,功耗较大,成本高,但工作速度快(适合用作指令和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无论是DRAM,SRAM当关机或断电时,其中的信息都将随着丢失,属于易失性存储器。

ROM是一种能够永久或半永久性地保存信息的存储器,也叫非易失性存储器。

外部世界都是系统的输入/输出(I/o)他们要么是向嵌入式系统输入信息,要么是接收嵌入式系统的输出信息,或者两者兼有之。 按其服务对象分①用于人机交互的设备②用于机机交互的设备。从数据传输速率看,有低速和高速之分;从传输方式来看,有串行和并行。从是否需要物理连接来看,有有线和无线。从是否需要能连接多个设备来看有总线式和独占式。

数据总线简称总线,它是嵌入式系统各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个传输通路,它由传输线和控制电路组成,能为连接在总线上的系统内

或系统外的各个组件提供数据传输和相应的控制服务。

嵌入式系统其硬件的核心是CPU,嵌入式系统的中CPU一般具有4个特点:①支持实时处理;②低功耗;③结构可扩展;④集成了测试电路。

类型:⑴微处理器:是一种可编程的多用途器件(有4、8、16、32、64位主流)。

⑵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专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微处理器。 DSP有两种解决方案①DSP经过单片化和电磁兼容(EMC)改造在同一芯片中集成了包括数字基带,SRAM、射频、电源管理等功能部件,成为专门的嵌入式DSP;②在通用未处理器中扩展DSP功能,或者在单片机(或SOC)中增加DSP协处理器内核。 DSP可分为两大类:①定点DSP②浮点DSP。

⑶微控制器(单片机):除CPU外,芯片还集成ROM/EEPROM、RAM、总线、定时器、看门狗、I/O接口、A/D转换器、D/A转换器、网络通信接口等各种必要的功能部件和外设接口。特点(体积减小、功耗和成本降低)

⑷片上系统(SOC):能够将计算机或其他一些电子系统的全部电路集成在单个芯片上。SOC芯片中既包含数字电路,也可以包含模拟电路,甚至还能包含数字/模拟混合电路和射频电路。大多数32位的嵌入式处理芯片均为SOC,SOC渐渐成为集成电路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 ① SOC可以和PLD/FPGA相结合,用可编程逻辑把系统制作在一芯片上(特点:设计灵活、可裁剪、可扩充、可升级、并具备可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