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修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2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 A.2/3; B.3/4; C.4/5; D.1;

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 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 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 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 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 ).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 发行货币; D. 为政府赚钱 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第 1 页 共 10 页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 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11.假定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都不变. 12.当( ),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 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13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4.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B.刺激消费水平;

C.减少工作时间; D.推广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15.经济波动的周期四个阶段依次为( )。 A.扩张、峰顶、衰退、谷底; B.峰顶、衰退、谷底、扩张; C.谷底、扩张、峰顶、衰退; D.以上各项都对。

第 2 页 共 10 页

判断题

1.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 2.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

3.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 4.在萧条时为取得年度预算的平衡,政府必须降低税率。( ) 5.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

6.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 7.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

8.当实际GDP小于充分就业的GDP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小于实际预算盈余。( ) 9.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减少。( ) 10.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1 × 1 A 2 × 2 C 3 A 3 × 4 D 4 × 5 A 6 A 5 ○ 7 D 6 × 8 D 9 C 7 ○ 10 11 C 8 × A 12 13 14 15 C 9 ○ A D 10 ○ D 论述题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如何运用?

答: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2分)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货币政策一经实施,给必然涉及货币政策如何发生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正确的方向,以及能否有效地影响到实际经济生活社会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因此,货币政策所包括的内容实际上有五各方面,即:(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4)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5)货币政策的效果。 (3分)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

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1分)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1分)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

第 3 页 共 10 页

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2分)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2分)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2分)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1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1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 B. 政府转移支付 C. 政府税收 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

2. 当GDP大于GN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 )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 4.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较差而导致的失业是(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型失业; D.周期性失业. 5.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6.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两者之和( )。 A.大于

1 B.小于

1 C.永远等于

1 D.永远不等于1

第 4 页 共 10 页

7.货币供给的增加( )。

A.将使LM曲线向左上移动 B.将使LM曲线向右下移动 C.将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 D.将使IS曲线向左下移动 8.自发投资支出增加30亿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30亿元 B.左移3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 9.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 )

A.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 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C.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 D.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10.下列( )的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增加 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D.间接税增加 11.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率 D.中央银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 12.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13.总需求曲线是( )。 A.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一条垂直线

C.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D.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条曲线,但也可能是一条垂直线 14.可持续发展指( )的经济增长。

A.没有过度的技术进步 B.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 C.没有过度的资本投资 D.没有过度的使用自然资源.

第 5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