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工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2:59: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塑料工业发展史及现状

19世纪,美国盛行台球。那时的台球是用象牙做的,但当时非洲的大象不断减少,美国差不多完全得不到象牙来制作台球,台球制造厂的老板。于是宣布:谁能发明一种代替象牙做台球的材料,谁就能得到1万美元的奖金。

1868年,美国一位叫约翰?海阿特的人,决定发明出一种代替象牙制作台球的材料,许多努力都失败后,一次偶然发现硝化纤维在酒精中溶解后(火棉胶),将其涂在物体上,干燥后能形成透明而结实的膜。他就想把这种膜凝结起来做成球,经历一次次失败后,终于在1869年发现,在火棉胶中加进樟脑时,硝化纤维成了一种柔韧、硬而不脆的材料。在热压下制成各种形状,当然可以用来做台球。他将它命名为“赛璐珞”。

据此,他已成了一个大发明家,1872年,他在美国纽瓦克建立了一个生产赛璐珞的工厂,除用来生产台球外,还用来做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及电影胶片,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的先河。

1877年,英国也开始用赛璐珞生产假象牙和台球等塑料制品。后来海阿特又用赛璐珞制造箱子、钮扣、直尺、乒乓球和眼镜架等。

赛璐璐虽是最早的人造塑料,而不是合成塑料,由于“赛璐珞”中含硝酸根,极易着火引起火灾。第一种合成塑料是将酚醛树脂加热模压制得,是在20世纪初,由美籍比利时化学家贝克兰制成。

1905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有一次将苯酚和甲醛放在烧瓶里,以酸做催化剂,然后进行加热反应,发现里面生成了一种粘稠的东西,这东西就是现在的酚醛树脂,它不渗水,受热不变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易于加工,而且有很好的绝缘性,这对于刚兴起的电器工业来说,是非常及时的材料。

人们在酚醛树脂里加进锯木屑、石棉或陶土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用模子压出成品。广泛用来生产电灯开关、灯头、灯座、电话机等电器用品,因此称为“电木”。现在电木仍是普遍使用一种塑料。但其衍生的建材粘合剂含甲醛,造成污染。

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以本体法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出有机玻璃。 1926年,美国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热下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冷却后,意外地得到柔软、易于加工、且富于弹性的增塑聚氯乙烯。这一偶然发现打开了聚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

1868 硝酸纤维素(赛璐珞celluloid) 1909 酚醛树脂(电木) 1931 聚丙烯酸甲酯 1933 聚乙烯 PE 1936 聚氯乙烯PVC

193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1936 聚乙烯醇缩醛 1938 聚酰胺

1940 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 1955 聚丙烯 1956 聚苯乙烯

1970 聚甲醛、聚碳酸酯、ABS树酯

二、塑料基础知识 2.1、塑料的基本性能

(1) 塑料质轻,比强度高(比强度是指强度与密度的比值) 。一般塑料密度在0.9-2.3g/cm3之间,聚乙烯、聚丙烯的密度最小,约为0.9 g/cm3,最重的聚四氟乙烯的密度不超过2.3g/cm3。平均密度约为铝的1/2、钢的1/5。

(2) 多数塑料制品有透明性,并富有光泽,能着鲜艳色彩,且着色坚固,不易变色。

(3) 优异的电绝缘性。大多数塑料在低频低压下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有的即使在高频高压下也可以作电器绝缘材料或电容介质材料。

(4) 塑料的导热率极小,只有金属的1/600~1/200,泡沫塑料的导热率与静态空气相当,被广泛用作绝热保温材料或建筑节能、冷藏等绝热装置材料。

(5) 耐磨、自润滑性能好。大多数塑料具有优良的减磨、耐磨和自润滑特性,可以在无润滑条件下有效工作。

(6) 塑料有耐化学药品性,多数塑料对一般浓度的酸、碱、盐等化学药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其中最突出的是聚四氟乙烯。

(7) 塑料成型加工方便,能大批量生产。塑料通过加热、加压可塑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易进行切削、焊接、表面处理等二次加工,精加工成本低,用塑料制品代替金属制品,可以节约大量金属材料。 缺点:(1)塑料不耐高温,低温容易发脆。 (2)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 (3)塑料制品易变形。 (4)塑料有“老化”现象。

(5)降解困难,对环境不友好。

2. 2 塑料的分类

1.按热性能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A.热塑性塑料

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受热软化(或熔化),冷却后硬化,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反复冷却硬化,且在软化状态通过流动能反复模塑成型。塑性较好,但耐热性差。 主要有:ABS、聚酰胺(尼龙)、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 B.热固性塑料

初加热时软化,可塑造成形,但固化后(如加入固化剂,用紫外线辐射)再加热将不再软化,也不溶于溶剂。即不再具有可塑性。它有较高的耐热性,不易变形,刚度大,硬度高。 主要有;环氧塑料、酚醛塑料、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 2.按用途分:工程塑料、通用塑料、增强塑料和特种塑料。 (1)工程塑料

主要特点:绝缘性好、弹性高、能承受较大的力,不易变形、不易老化等。即力学性能好和使用温度高的塑料。主要用于各种家用电器、手动工具、机械、交通类产品中的塑料件。

主要有: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和ABS等。其强度较高、刚性较大,韧性也较好,但价格较高。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等。 (2)通用塑料

即力学性能和使用温度较低的塑料,产量大,用途多,价格低廉。

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ABS,其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用作日常生活品、包装材料。 (3)增强塑料

是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它以合成树脂为基础与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石棉纤维等结合而成的一种增强材料。

特点:质地非常轻盈(为钢的1/4,铝的1/2)、坚硬,耐腐蚀等。 成形方法:手糊、模压、缠绕成形法。

应用:制作交通工具的车门与窗框,仪表盘、内部装饰板、医疗设备的外壳、电机机壳等。

(4)特种塑料

又称功能塑料,是指具有特殊功能,能在较高温度(100 ℃~200 ℃以上)下工作的塑料,能满足特殊使用要求,如医用塑料、导电塑料等。

主要有: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等。

2、3高分子聚合物的力学状态

由于温度和聚合物形变的关系能比较全面的反映高分子运动的状态,因此通过形变—温度曲线和特征温度的讨论,可了解热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在线型聚合物中,由于链段热运动程度不同,一般可出现三种不同的力学状态: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

1)玻璃态 玻璃态相当于小分子物质的固态。在玻璃态时由于温度较低,大分子链和链段都不能产生运动。在外力的作用下,只能使大分子中的原子作轻微的振动,从而产生较小的可逆形变,

2)高弹态 随着温度继续增加,到达玻璃化温度时,聚合物进入高弹态。分子链段获得足够的能量而发生运动产生较大的形变—高弹形变,这种形变具有可逆性,在常温下处于高弹态的聚合物,可作为弹性材料使用。

3) 粘流态 当温度继续增加达到软化温度时,聚合物进入粘流态,整个大分子链开始运动,产生相对滑移,形成很大的形变,这种形变具有不可逆性,如下图所示。聚合物的粘流态不同于玻璃态和高弹态,它不是一种使用状态,而是工艺状态。 聚合物在各状态的力学行为特征和分子机理如下表所示。 聚合物力学三态的分子机理和力学行为特征